我从未意识到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直到有一天读了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发现自己在亲密关系中很多时候都在使用“暴力”。这本书是美国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著作。他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这种方式来谈话和倾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读完本书后,我结合其中的要点在实践中自己摸索了一段时间,觉得很受益,在这分享给大家。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1、观察:留意事实发生的事情,清楚的表达观察结果,不做评判。
2、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
3、需要:说出自己的真是需要。
4、请求:提出具体的请求。
非暴力沟通不仅可以诚实的表达自己;还可以借助它们关切的倾听。
1、通过体会他人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与他们建立联系。
2、聆听他们的请求,来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他们。
下面举个近期实践的例子:
以前临睡前先生总捧着手机看新闻而不愿意给宝宝读绘本,我很多时候会这样发飙:
“手机是你女儿吗?你一天24小时就不能给你女儿10分钟吗?你觉得教育孩子是我一个人的事吗?”显然这种沟通方式我还停留在想改变他的阶段,而且很“暴力”,自然不会带来好的效果,即便先生照做了,心里也是不情愿的。
后来我有意识通过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加强了与他的连接:
“老公,我知道看新闻是你的休闲方式”(观察),
“但你老捧着手机,不肯花时间陪女儿让我有些失望”(感受),
“宝宝的成长离不开爸爸的陪伴,我希望你能多花点时间陪陪她”(需要)
”你看可不可以先抽10分给她读读绘本?”(请求)。
第二种情况,我诚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并向老公提出明确需求,自然收到了好效果。
我们常常以为给人带来肉体伤害才是暴力的,却很少留意自己的谈话方式其实也是暴力的。人的语言里常常有嘲讽、说教、贴标签、指责等等 “暴力语言”,这些话语给人带来了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伤害还令人痛苦。暴力语言不仅伤害别人,也同样伤害自己。如果你的生活中也经常出现暴力预言的话,你不妨也试试这种非暴力沟通的谈话模式,它能帮你认识到产生暴力语言的原因是什么,教我们怎样才能在相互理解尊重的状态下保持良好沟通,使我们与他人和自己建立和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