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补习班》热映,个人对影片所投射的主题以及引发思考表示赞赏,但今早我也看到一篇名为“《银河补习班》,有毒”的文章,看到那么多对剧本的批评,不由地想说说自己的看法。
艺术本就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不是个专业的评论家,对剧本本身的好坏不做过多的关注,我关心的是影片中对一些社会教育现状的发问和点拨。我认为好的电影在娱乐大众的同时,应能启发思考,或是引起对现实的再度认识、改良,这才更有意义。
关于“一天看0.1厘米厚的教科书”,我看成是打消孩子的畏难情绪,激发学习的信心;对于“一直想”,我理解为不断思考、不放弃、不被消极情绪所左右;探讨应试教育的话题,强调学以致用,多方面发展。
影片宣传语“献给父亲,送给孩子”也没有问题啊。家庭教育本就是我们教育要关注的重点,父亲缺席教育更是当前教育迫切要改变的,父子感情淡薄、孩子破罐子破摔,这些现实场景在剧中展现,就是对当下家庭教育的一个反思和发问。
“银河补习班”名为补习班,可与补习功课无关。儿子说:“那爸爸你给我补习吧。” 爸爸说了一句他一辈子没懂的话:“我已经给你补习一整天了。” 是的,补习并不就是坐下来辅导作业,不必补到情绪失控,心梗住院,晒圈嫁女送儿,而是让孩子自主地打开课本,面对学习,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胜过家长的陪读陪写作业。
影片中一些话语也给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现状很好的答案:
真正的人生难题,不会像考卷那样,会自动跳出ABCD四个选项,有且只有一种标准答案。而是会有EFGHIJK的岔路,甚至能开出XYZ的脑洞。
再也没有比“我是为他好”更恐怖的借口了。那你也为自己好,怎么不天天对着镜子痛骂自己两小时?孩子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自尊心。
不要别人说什么你就听什么,你的脑子要一直想。
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地。人生就像是射箭一样,梦想就像箭靶子,失去了箭靶子,每天重复拉弓的动作又有什么意义?
你自己的事情,永远不用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