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以苏轼的这首《浣溪沙·端午》开场,希望这首喜悦明快的诗可以给大家的端午小长假锦上添花。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沈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对屈原的感怀与追思。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却在秦国攻陷楚国后于五月初五端午日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的离世给这个节日赋予了更加肃穆沉重的含义;在大家想起屈原时是否能升起一颗浓浓的爱国之心?屈原《楚辞˙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是陆游的《乙卯重五诗》,诗中着重描绘了当时过端午的风俗和生活状态,两角的粽子,高插的艾术,精致的香包,是不是都与现今趋同呀?虽然现在很多的风俗已沦为形式了,但有些形式也依然是重要的,这是对伟大文明的传承和尊重,让大家仍然有机会了解历史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这首《同州端午》是唐朝诗人殷尧藩的思乡之作。端午节亦是归家团圆的节日,犹记得小时候,每逢端午爸妈都要拎着一些礼品骑着自行车载着小小的我去看望乡下的外公外婆,路过葱翠的田野,远处的大河上锣鼓喧天,阳光明媚的感觉宁静而美好。“每逢佳节倍思亲”,难得的假期希望大家多陪伴父母,常回家看看……
端午的多个说法:
①端阳节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②浴兰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③女儿节
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④菖蒲节
端午节除是古代图腾祭祀节外亦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端午诗歌欣赏: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端午即事》文天祥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日赐衣》杜甫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和端午》张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