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半个月没有继续了,调整好状态,还是把时间腾出来,做好读书笔记这件事。
今日重温P174-181.核心就是5步流程法,
从设定目标、到找出问题、诊断问题再到规划和执行。任何事情,说到底,大底都是这个流程。
最近最大的感悟就是:我们很多时候,都在忙于做事,但从未在此之前思考为什么做?做这件事有哪些步骤?哪个是关键步骤?导致我们每日都很忙,但产出不高。
01、精准问题。
因为我长期给客户也给自己做很多问题分析,所以对这部分特别有感触!无论是大到经营决策还是小到个人规划,说白了都是需要:
1、梳理问题
2、分析问题
3、找关键点
4、解决问题
5、落实行动计划
6、实践反馈
步骤基本就是如此。在分析问题部分,关键点其实在第一和第三步。很多人一拿到问题就想着解决方法,其实是不对的。
书里也说到:不要把问题的某个原因误认为问题本身。比如,我无法得到充足失眠,这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问题的潜在原因(或者可能是问题的结果)。为了清晰地思考,你应该先确认不良的结果是什么,比如,我的工作表现很差劲。这个问题也许是睡眠不足造成的,也许是别的因素造成的,一旦确定这一点,你必须清楚地知道问题是什么。一瞬间就确定一个严峻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是一种常见的错误。
这让我想到在给创业者做思维教练的时候,曾经有个人就说,我要解决缺钱的问题,我要找投资人,你能告诉我怎么做吗?
缺钱只是现在问题的现状,而不是问题所在。我的做法是,先定义他所谓的缺钱的表现是什么?他说,因为在生产新产品,工厂那边需要先付定金,而他新产品投放市场需要快速迭代,那么迭代的产品反馈工厂生产,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不知道看到这里的你,接下来会如何做?是直接给建议还是提供解决方案呢?
无论是哪一种,都不属于教练的范畴。因为很多时候,人的改变在于自己发现问题,而不是听从他人建议。所以,我接下来继续做的就是,找到问题的核心,并继续发问:你们新产品迭代是如何做的?大体流程是什么?因为在他的表述中,缺钱和迭代产品有很大关联,那么如果要解决缺钱的现状,必然要了解迭代产品到制作的过程是怎样的?没有了解这层的基础,慌忙给建议,我们依然是在问题表层打转。
这之后,他跟我一一说明制作流程,原来他们是自己先有个想法,就让工作做磨具,这之前并没有做过正规的市场调研,也没有多少参考的市场数据,所以导致他们做了很多无用功。如果这个前端问题没有被发现和重视,直接找投资人,能拿到钱的概率会非常低。
所以,我们找到缺钱的突破口,来自工作流程的不完善,从思考层面上,缺失了市场调研这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于是,解决方案是先从做好市场调研项目开始,从这里一层层实践反馈到最终解决资金运转的问题。现在的他们,已经拿到投资资金啦!
想说的就是,我们往往把问题表象以为是问题本质,错误地开始解决方案,其实就像在漏洞的船上泼水出去,但没有发现那个洞是关键所在。
02.不容忍问题。
书里说,容忍问题的结果和找不到问题一样。
这就让我想到,我给学员讲课时,很多学员最开始使用思维导图应用在规划日程上,发现做了一阵子,没有太大效果。每天就这么些事,用思维导图似乎也不能让自己更高效,没做的依然没做。
而我每次都要苦口婆心的说,你列出的计划和你实际执行是不是有差别?有没有做回顾和分析?这里面就可以透过已知信息做对比分析,这里面就存在了问题,而我们很多时候都在无视问题,认为它就是现状,是无法改变的,活在一个我们都不自知的惯性里。但其实,当我们做完规划后,最重要的就是做总结,在总结里发现问题,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们可以如何改进。
对于我而言,思维导图对我的最大帮助和最大吸引力就在于解决问题,我经常用思维导图记录问题、思考和深度分析。而前提是你得仔细,打破惯性,先发现问题。我想这就是和书里说的那样:不容忍问题。
当然我也不是每时每刻都会如此,因为我也会有懒惰的时候,但我体验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这比装在头脑里的焦虑要好得多。所以,我一般调整几日,就会把问题列出来,再找安静的时间分析问题并制定行动计划,从而更好的了解自身和做调整。
以上就是今天的阅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