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菇定律的说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国外的一批年轻电脑程序员总结出来的。它的原意是:长在阴暗角落的蘑菇因为得不到阳光又没有肥料,常面临着自生自灭的状况,只有长到足够高、足够壮的时候,才被人们关注,可事实上,此时它们已经能够独自接受阳光雨露了。
记得曾经团队新进的实习生和应届生们,按照培训体系和流程,一开始做的都是业务学习,流程熟悉,重复性的点点点。曾经有两个人印象较为深刻,一个女生经常都是低着头走路,不跟任何人打招呼,每天都在工位上点点点。一个小男生除了做那些被安排的重复性工作之外,总是拿个小本本往返于各个工程师的工位,还讨到了不少A4纸打印的一张张业务资料。
不久女生在试用期主动申请离职,据说觉得重复性的枯燥工作不喜欢,她想做自动化,还有业务太复杂了。而据mentor说,有时候讲了两遍相同的内容,没有自己去记下来过来,可能还会来问第三遍...
小男生呢,不久就被分到自动化团队,依然看他活跃在团队中,培训,分享做的热火朝天。而现在已是某知名电商里面的senior自动化工程师......
我想分享的是:
在重复中积累
在重复中总结
在重复中寻找突破的点
重复的事情在工作中你是否持续的做好了?还是只局限于做完了?
在重复中等待,把重复枯燥的事情都做好了,管理者都会看在眼里,给你一步步加大难度,给你重要的任务。当然如果在自己预期规定的时间范围外,还一直都干着“脏乱差”的活儿,这种管理者(明明看在眼里却无法给下属发展的机会和通道)就可以拜拜了。
由此也想到《九段秘书》,里面讲了什么呢?就是一个秘书安排会议的任务,九个不同段位的秘书都是如何做的,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一段秘书的做法:发通知—用电子邮件或在黑板上发个会议通知,然后准备相关会议用品,并参加会议。
二段秘书的做法:抓落实—发通知之后,再打一通电话与参会的人确认,确保每个人都被及时通知到。
三段秘书的做法:重检查—发通知,落实到人后,第二天在会前30分钟提醒与会者参会,确定有没有变动,对临时有急事不能参加会议的人,立即汇报给总经理,保证总经理在会前知悉缺席情况,也给总经理确定缺席的人是否必须参加会议留下时间。
四段秘书的做法:勤准备—发通知,落实到人,会前通知后,去测试可能用到的投影、电脑等工具是否工作正常,并在会议室门上贴上小条:此会议室明天几点到几点有会议。
五段秘书的做法:细准备—发通知,落实到人,会前通知,也测试了设备,还先了解这个会议的性质是什么?总裁的议题是什么?然后给与会者发去过去与这个议题相关的资料,供他们参考(领导通常都是很健忘的,否则就不会经常为过去一些决定了的事,或者记不清的事争吵)。
六段秘书的做法:做记录—发通知,落实到人,会前通知,测试了设备,也提供了相关会议资料,还在会议过程中详细做好会议记录(在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做一个录音备份
七段秘书的做法:发记录—会后整理好会议记录(录音)给总经理,然后请示总经理是否发给参加会议的人员,或者其他人员
八段秘书的做法:定责任—将会议上确定的各项任务,一对一地落实到相关责任人,然后经当事人确认后,形成书面备忘录,交给总经理与当事人一人一份,并定期跟踪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及时汇报给总经理。
九段秘书的做法:做流程—把上述过程做成标准化的“会议”流程,让任何一个秘书都可以根据这个流程,把会议服务的结果做到九段,形成不依赖于任何能人的会议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