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闲暇,我总喜欢“啃书”,只不过有时候是纸质的,有时候是电子的罢了。妹妹让我推荐几本书,却让我这只“书虫”有些犯难了。我迟疑了一下,问道“你看书的目的是什么?这决定着你看什么书。”
如今,看什么样的书是一种选择,看什么载体的书同样也是一种选择。随着移动端的横行,手机抢占了许多人的碎片时间,2016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手机用户已超过13亿。在快节奏的生活背景下,公众号和客户端应运而生,迅速占领这个庞大的市场。一方面,它可以提高大家对于时间的利用率,推动全民阅读,比如那些上个厕所也把弄着手机的人们;另一方面,它也逐渐改变着我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喜好。
阅读的行动得到了充分的认同,唯一分化的是各自阅读载体的不同。也许没有一个时代能够拥有像今天这样多的阅读题材。被看的最多的无非是畅销书籍和经典书籍。它们两者相互交融,又同时相互独立。畅销的不一定都是经典的,而经典的也不一定全是畅销的。
畅销书的定义是在一个时代或者一个时间段,非常受欢迎的书。换句话说,畅销书在某种程度上,畅销的不是作品,而是作家与读者的共鸣。因为心有戚戚焉,所有能够在某一个时段迅速的打动读者,让读者为其点赞,为其买单,从而提升它在书榜的排名。但是,因为其特定的时间和场景惯性,容易出现过季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热点或者重心发生偏移,读者三观的浮动,当初可口的“美味大餐”可能就渐变成了白水煮青菜的无味了。
经典名著是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正如仓央嘉措先生的作品,无论你见或者不见,念或者不念,爱或者不爱,都在那里,不悲不喜,不来不去,不增不减,都住进读者的心里,凭其所固有的魅力巩固着在书籍王国的地位,亦如我国的乒乓王者气场。
经典书籍的作者,一般是放平自己的主观感情,把整个社会更加客观的剖析出来呈现给大家。可能会由于其思想构思,或者文字场景等让读者可能无法在一时半刻体会出其精华,或者甚至“半读而废”。慢下来,交给时间这个最好的见证人,只要用心,终能发现它藏在经典书中的黄金屋,而不愿远开一步。
畅销书籍的好处在于,你可以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可以时髦的显摆,而不至于落伍。鸡汤类畅销书籍用柔软正能量的语言,可以怡情;酣畅淋漓的畅销小说共振你的心情,可以消遣时间。坏处则在于,这样的书籍看多了,亦如鸦片吸多了,会出现脱离现实,精神萎靡之后遗症。过分地沉浸于精神的世界,而放弃物质生产力,在哲学上是形而上学,最终与社会格格不入。
周国平说:“读书的快乐在于,一在求知欲的满足,二与活在书中的灵魂的交流,三在自身精神的丰富和生长。”如此看来,这种书非经典类莫属,不是所有的书都可以简单粗暴地提升所谓的品质和气质。只有经典的好书,能够让你通过阅读一种心智生活,使你对世界和人生的思索始终处在活跃的状态。只是这样的书,不屑于用各种手段哗众取宠。经典属于每一个人,但不永远属于大众。每一个人只能作为有灵魂的人,而不是无个性的大众,才能靠拢并走进它。
从时空上看,经典书籍时相对静止的,随着时间的浸润而越加迷香;畅销书籍是动态的,今日虽占头魁却未知明日如何?好比投石子入湖,普通明了的投掷自然又容易,那是畅销,不费吹灰之力,扑通一声也就结束了;若想在湖面上持续滑行,则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腕力,那才是经典。当然,我也希望在时间的发酵之下,可以有越来越多的畅销能够沉淀为经典。
于是,我对妹妹说:“如果想要买书回来看的,那么建议多买经典类,慢慢看,反复看。想要看时髦的畅销书籍打发时间,图书馆借阅,书店现场阅览或者下载电子书均可,尽量少买。”
看书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畅销与经典你更偏爱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