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都不断地听到这句老话:形势比人强!
年轻人从来没有正视过,稀里糊涂地过了这么多年,才慢慢懂得,这五个字,都是用血和泪堆出来的。是的,你没有看错,是堆出来的。
自己学史读史写史,这几年对“势”的感受越来越深,也慢慢努力站在“势”的格局来思考和规划自己。总结到一点,就是努力让自己活在更大的趋势里。
所以,工作和生活从县城到市区,业余时间开始不停地码字,开始关注更多的经济学知识,开始尝试和体验社群经济,等等,都是思考后的选择和行动。
就像这两天持续关注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读通稿,看分析,既印证自己的一些体验和判断,也思考政策将会带来的影响。经济社会走向,会深刻影响每一个家庭。最核心就是职业选择与财务管理上。
你选择什么城市,什么职业?投资股市,债市,还是房市?
选择的背后,既对对既有条件的考量,才是对既有认知的检验。标准是什么?总体上看,应该就是能否接近、融入、抓好最大的趋势?比如,至少5年以前,你是否意识并抓住房市?
也就是说,首先得学会判断到“势”。未来5年,我们身边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未来10年呢?只有持续深入地观察和思考,才可能得到有深厚支撑的答案。
其次是接近和融入这个“势”。“势”有很多,有大有小,比如最近罗胖提到的“小趋势”。现代社会极其复杂,大势包含各种小势。接近并融入其中,应该说,多数人都会有机会。
在得到上看到《何帆报告(2018-2019)》,据说梳理了15个“小趋势”。而且,何帆老师发愿要做30年。嗯,那时正好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他想用30年写一部“未来史”。
仔细考虑了一下,不仅对课的内容感兴趣,更感兴趣的,是何帆老师的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