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宇鬼独 日更002
两天前看见微信朋友圈有关于电影《爆裂无声》的推送。说这部平地惊雷的《爆裂无声》:够黑、够狠、够闷!虽然评分不错,高分得以佐证导演的水平,却无法获得电影商场的认同,不管是从票房还是排片率,和印度的《起跑线》比起来,都只能望其项背。
看完这个推送,平心而论,影评很公平。
但是今天我要说的不是《爆裂无声》这部电影,而是文中有一点引发了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于是我去搜索了相关的票房排行榜和起跑线具体的上映时间。
我被震惊了:
原来我去贡献过票房的《起跑线》竟然在2017.5.19就在印度上映了。
原来一部时隔一年再度炒冷饭的电影也能霸屏?
同时上线的很多电影被一部时隔一年再度炒冷饭的电影击垮了。
这特么的是个什么鬼?
震惊过后,就是平静。认真又看了遍《起跑线》后,我不震惊了。
有啥好震惊的,我们来看看人家这部炒冷饭的作品,到底是用什么打败了同期的竞争对手呢?
其实,这已经是个常态了,这两年来,只要是从印度进口的电影上线后,绝对都是割掉一茬又一茬的韭菜,而且普遍为人所知的第一部收割韭菜的印度电影也是炒冷饭的:《三傻大闹宝莱坞》,然后就是《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直到近期的《起跑线》。
同为亚洲国家,都有着身后的东方文化底蕴,那么我们对于印度电影的认同程度势必会比欧美西方高,这点是印度电影的先天优势。
然而,作为一心想要进入影视编剧届的我来说,个人觉得《起跑线》这部电影更多的胜在电影本身。
首先,电影内容,也就是素材,角度是孩子的上学问题。注意,仅仅是上幼儿园。
天啊,孩子的教育啊!这是件大事儿!
因为印度和我们国家一样,同为人口大国,同样严重的教育问题。
我们国内教育的主流观点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一句话让《起跑线》这个片名吸引了很多成年人的眼球。
其次,电影的情节,桥段设计,无一不仅仅粘着我们国内的上学现状。
一,为了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水平和生长环境,原来印度人和我们一样需要购买学区房。
二,我们国内上学报名通宵排长队,印度也是拿着矿泉水尿壶和凉席排队。
三,隐形的教育贿赂,或者说赞助费在国内不在少数,于是电影里也有拎着大捆大捆钞票去拜访校长的印度家长。
四,为了孩子上学,我们的家长无所不用其能,找人,托关系;然后电影里的男主家庭一下子就从中产家庭变成了贫民窟的穷人,只是为了那25%的固定指标。
五,孩子上学不是孩子上学,而是家长重新回炉。印度不也一样,电影里的男主女主要求去培训,不是孩子,而是他们自己去参加培训。
所有这一切全部贴切的展示了为了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这是现实,也是电影所展示出来的。
只是电影里面刻画的更加显明了一些罢了。这就是所谓的“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吧。
我相信很多观影者都在这部电影里面或多或少的找到了一个或者几个的共鸣和认同感,但是这并不是这部电影能够霸屏的全部理由。
因为,这部电影并没有很沉重,或者很严肃。人家导演用相对轻松,诙谐的手法把严肃而不乐观的教育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仅仅这些还不够,这部电影霸屏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引发了观影者的思考。
从男主一家到了贫民窟之后,“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从来读书人”开始一点点的蚕食着男主女主原本坚定的骗学心。这为电影最后发人深省的高潮和矛盾埋下了伏笔。
其实,导演设计的所有环节,情节我基本上都能提前说出来,这部电影也不例外,但是我全程无尿点。
因为电影的最后抓住了我的思想:“是我们让孩子收到教育,还是孩子让我们受到教育呢?”
我想,这也许就是我重新看完《起跑线》不再震惊的原因了。
从题材的选择,情节的设计,矛盾的伏笔,相对诙谐的手法,到最后发人深省的思考,这部电影一步步的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PS:国内两大社会问题:上学难和就医难。我希望哪个导演能拍出一部类似的就医难的电影来给我们看看。
文末,我也来给个彩蛋:请关注我下篇文章:从一部电影看出孩子的起跑线到底在哪儿?
如果觉得好,请用点赞告诉我你曾来过,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