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有位妈妈咨询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儿子最近总是和我谈死亡的话题,询问自己是不是有一天会老会死,一周要说四、五次。
他这么小,从来也没人和他说过这个话题,他怎么知道的?我要怎么回答他呢?”
其实孩子会好奇生命和死亡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作为家长,在回答孩子的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理清自己对死亡的看法。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那我们会不会知道有“死亡”这回事?
其实,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从其他人的死亡中去了解死亡的,更确切地说,我们是从其他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来感受死亡的。
如果我们身边的人谈起“死亡”都是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我们就会感受到死亡的恐惧。
2
再来说说,我们害怕死亡吗?如果死亡的过程并非一定伴随痛苦,你还那么害怕吗?
对我而言,如果死亡不是和疾病、伤害、痛苦联系在一起,那我对死亡的恐惧至少会减少一半。
与其说我们害怕死亡,不如说我们害怕与死亡相伴的痛苦。
这个痛苦包括自己身体和心理上的折磨,还包括我们所想像出来的、其他人的痛苦。
我们会设想自己的亲人、朋友在自己死亡后,所经历的悲伤和苦痛。
这种想像一方面会让我们难受,进而更加恐惧死亡。
另一方面,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有价值,进而想活得更久,这同样会加剧我们对死亡的厌恶和恐惧。
和这种想法相反的,是觉得自己的生命缺乏价值。
而所谓的“生命价值”,只是基于个人成长经验中的一种判断罢了。
生命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同时又没有答案。
余华的《活着》是一本很真实、也很沉重的书。
书里主人公从富家子到孤老头,经历了解放以来的各种劫难,经历了所有亲人的逝去,最后陪伴他的,是一头和他一样、随时可能倒下的老牛。
看上去,主人公的生活毫无价值,没有亲人,没有财富,没有健康,没有希望……
但他还是坚持活下去——因为尚未死去,所以只有活着。
活着本身是没有意义的,生命的意义是我们的父母或者我们自己赋予的结果。
同样,死亡也没有。
如果非要赋予死亡一个意义,那就是死亡会提醒我们:生命是有期限的,不要留下太多遗憾和后悔。
花会开,也会落。 花开时,尽情舒展它的美丽;花落了,化作春泥,孕育另一朵花的开放。
死亡,是我们终结了现在的生命状态,也许会用另一种形式展开下一段生命的历程。 既然我们活着,那就活着吧。就这样。
最后还是要回答一下这位妈妈的问题。
对死亡的好奇是孩子生命意识发展的标志,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是有生命的,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所以才会害怕生命会消失。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回答他的疑问:
一 平和地告诉他,生命有开始,就有结束,就像花开了就会败一样。
二 告诉他,只要我们注意自我保护,死亡是个极小概率的事件。
三 告诉他,因为人的生命有期限,所以要抓紧完成自己的梦想,不要留下遗憾。
如果你想要阅读本篇原文,可以关注我们的专属教育公众号【学之道讲堂】回复关键词【生命意义】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