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去的是一家传统书店。坦白讲,在去过8站共9家现代独立书店后,再去一家传统书店,那种感觉就像是在大城市呆惯后的城里人,重回老家住几天,会有些不适应,但老家也是家,并且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体验。
在书店呆了2个多小时,总体的感觉是这是一家不乏惊喜的传统书店。在写文之前,翻看老板发来的关于书店的介绍时,对这家书店有了更深的了解,今天在这分享给大家。
对了,书店的名字叫做我们书店
【 我们.初见】
书店位于一个文化市场的三楼,位置比较偏僻,找的时候还是费了一些周折的,应该不止“三折”了。关于书店的名字——我们书店,还算比较容易理解,有种亲切感。
从毛笔写的店名看,这是一家古香古色的书店。
【 我们.书籍】
其实,已经好久没在书店看到这么密集的书了,书籍的数量是不是这10家中最多的我不敢说,但书籍的摆放一定是最密的。大部分书被摆在了四周的书架上,分了几个大类,标签是毛笔字手写在木板上的。很有年代感。中间的平台也摆放着书,有一块平台的区域摆放着笔记本、明信片等物品。
书店还有二楼,空间面积大约是一楼的一半,书架的摆放也是立式的,不过这次没有拍摄。
在看了老板发来的书店介绍后才明白,原来书店特意设计成带有历史的感觉。书店介绍的原文如下。
书店的设计以书为主体,空间分割主要以书为主,四周是书架,中间是平台,不遮挡读者视线,色彩整体以黄绿为主,不想给人以很新的感觉。书籍以文学历史哲学社科类为主,兼顾影视音乐书法绘画文物收藏类。
【 我们.老书】
我们书店这一块内容为什么要单独写呢?我感觉算是书店的一大特色吧。一些老书可能只有这有。数量还不少。这里的书都是老板亲自从从北京挑选运到青岛的,每本书都倾注着老板的心血
【 我们.细节】
用报纸贴的顶棚也体现出了这家书店的年岁之长,从创办至今,书店已经经历了近9个年头,贴在墙上的两张带有年代感的纸是书店开业一周年庆时读者书写的,一直保留着。我想贴在顶棚的报纸也有很长的年岁了,和书店的年纪相仿?这些没有生命的纸张也在岁月的洗礼下,带上了时间的颜色。它们默默地呆在一个地方,见证着书店的成长,见证着一批批读者的来与去,欢声与低语,默默地……
【 我们.其他】
老式的电影胶片,墙上的字画,书架上的小玩物……给书店增添了格调。
【 品在最后】
抛开关于“现代互联网对实体店的影响”的讨论,因为在第二站已经和大家表达过我个人的看法了,这次咱们聊聊这样的传统书店有什么样的价值。
先分享两件事情,一件是自己亲眼所见的,一件是书店老板讲述的。
在去书店的路上,经过青岛老城区的一条街道,看到了那种在街头的理发铺,或者说是理发摊位吧:一面挂在树上的镜子,一把理发椅,一位坐在椅子上的满头银丝的长者,一位比年长者年轻些的理发师。我们经过摊位的时候 ,两位老人正在聊天。
第二个故事是书店的老板在发给我的一篇问答中提到的,问题是“经营书店这些年印象您最深刻的几件事”,老板的回答中有这么一条,“一退休老者,常去各家书店买书,把各家店最新消息转告我们,义务宣传。”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哪部分人被时代忽略了?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篇新闻报道,说的是马云的母亲抱怨自己打不到车的经历,这应该是大城市的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只不过事关马云,影响力被放大了而已。
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年轻人想要买书,可以在电商书城,凡所欲得,无所不有;想要看书休闲,可以去独立书店、咖啡店。而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呢?买书的话,他们不会上网,而且可能并没有明确想看的书,就想在书店逛逛,翻看一下,有老书看应该是太好的事情了。而为现代年轻群体打造的独立书店显然不是一个好选择,去过的9家就没看到过老年人的身影。我想,这种传统书店是这群老年读者看书的最好去处。
这可能是传统书店存在的价值之一。
当然,上面的观点只是我的感受,可能并无道理。那我再说回我自己,我去这样的传统小书店和一些大的独立书店有什么区别?简单直观地说,在这样的小书店能见到老板,这在那些拥有好多分店的独立书店是做不到的。在和老板的交流中,能更加真切的了解这家书店,他以第一人称的讲述无疑听起来更亲切。我对书店的一些布置装修的疑惑也能从老板身上找到答案,至少这家书店是这样——书店的古色古韵和老板的气质性格相匹配。
这家书店的经历也让我坚定了要去更多书店的想法。十家,十一家,应该不止于此了。
感谢这样一家书店和书店的老板。
——2017年5月7日
欢迎留言和小健交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