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教育平台麻麻説(MumTalks)首次在海外举办题为“东西方新妈妈阶层社会影响力”的圆桌夜话,邀请6位有社会影响力的成功妈妈,包括联合国官员、著名公益组织创始人、家族企业传承人、NGO执行长、500强企业高管,就女性及母亲角色的变迁;提升母亲平衡家庭与事业、减轻自身压力的方式;子女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享对谈,既达成了诸多有趣的共识,又呈现出强烈的文化色彩和个人风格。
“我的两个儿子不喜欢足球、橄榄球之类的体育运动,他们更喜欢舞蹈和唱歌,其中一个特别热衷发型化妆。男孩子可以穿鲜艳的颜色,女孩子也可以踢足球——我们要打破性别偏见,让他们自由选择。” 英国筷子俱乐部(Chopsticks Club)联合首席执行官童海珍(H-J Colston) 娓娓道来她的教育之道。在场的嘉宾和听众们纷纷点头赞同。
这是一场在伦敦十三一广场四季酒店举行的特殊对话。6月15日,作为第八届中欧企业峰会的特别单元,妈妈教育平台麻麻説(MumTalks)首次在海外举办题为“东西方新妈妈阶层社会影响力”的圆桌夜话,邀请6位有社会影响力的成功妈妈,包括联合国官员、著名公益组织创始人、家族企业传承人、NGO执行长、500强企业高管,就女性及母亲角色的变迁;提升母亲平衡家庭与事业、减轻自身压力的方式;子女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享对谈,既达成了诸多有趣的共识,又呈现出强烈的文化色彩和个人风格。
妈妈教育平台MumTalks创始人、广东青英会秘书长闫璐主持开场,她介绍建立这个公益组织的缘起是自己在第二个儿子降生后的突生迷惘,对自己作为母亲的角色进行的再思考,于是向周围的妈妈朋友请教,进而联想到创立以妈妈自身成长为前提的“妈妈百科全书”式的互助共创教育平台。
的确,当人们在谈女性领导力、影响力的时候,多数是在讲女企业家、企业家太太、女性知识分子、女性高管、女作家、女艺术家、女性公益创新者……这一人群的自我意识觉醒且拥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但同时她们很可能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母亲。中国新妈妈阶层的崛起正在形成一股清流——她们往往既是事业中的佼佼者,也是家庭中的首席财务官和首席情感官,因此妈妈们的自我成长和妈妈间的智慧共享尤为重要。
女性及母亲角色的变迁
不妨先从女性及母亲角色的变迁谈起。不少人援引“女人能顶半边天”这句话来概括中国女性地位的提高,宝洁(中国)公司市场研究部,兼任宝洁公司工会副主席石春霞观察到的是中国女性担任越来越多的角色,相对于西方,中国妈妈是最辛苦,既要主内也要主外,实际上是“大于半边天”。
联合国社会影响力基金亚太区负责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区南南合作负责人李楠总结目前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女孩仍然不能去上学,接受平等教育和工作机会。相形之下,中国的女性在领导力、影响力上有了显著提升。在联合国组织内部,50%的员工为女性,享有6个月的产假,有一系列措施保证女性员工兼顾家庭和职业。百年珠宝品牌法贝热 (Fabergé)的家族理事会创始成员、品牌特别项目总监和品牌大使 Sarah Fabergé观察到,近十年来,英国政府支持妈妈享受更长的产假,以提高尊重女性和母亲的社会意识。
立白集团总裁助理兼母婴事业部总经理陈丹丽是家族企业第二代,同时还是凯晟投资董事、富凯地产副总经理、立白集团旗下母婴品牌“婴元素”创始人。她注意到女性的话语权在家庭和企业中越来越受到尊重和重视,家人和亲戚们会认真聆听、支持并帮助你实现。同时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妈妈也有说话和表达意见的权利。
妈妈“工作”的挑战
“你工作么?”这个问题在当下语境可以指女性受聘于某个企业组织或自主创业。但对于童海珍(H-J Colston)母亲那一代,这几乎不被认为是个问题。“那时候,社会不期待婚后女性去工作,她是爸爸的妻子,我的妈妈,几乎失去了个人的身份。但谁能说妈妈不是一项工作呢?培养教育出优秀的孩子,是对社会莫大的贡献。”
不少嘉宾都对初为人母的那种孤单感和自我身份的模糊和重新定位心有戚戚焉。Sarah Fabergé作为年纪最长的一位母亲,31岁那年有了儿子。在这之前,她都忙于工作。“别人告诉你的,书里讲的关于如何做个好母亲,有时未见得适用于自己。这是一桩奇妙而富有挑战的事情。”
做妈妈是人生的新篇章,坦然承认自己需要帮助是改善处境的第一步,其次是需要形成相应的支持系统。Sarah回忆说家族里的女性包括祖母以及招呼大家每周都要见一面的姨妈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李楠则强调妈妈产后有时会出现抑郁、易躁的状态,帮助丈夫理解自己经历的压力和情感需求尤为重要。
石春霞组织成立了宝洁妈妈俱乐部,该公司在中国的员工超过五千人,有一半是母亲。俱乐部按照妈妈的年龄形成不同的组别,有幼儿园组、中学组等。妈妈俱乐部还组织亲子夏令营和“如何有效跟孩子沟通”等主题的专业培训,共同探讨做妈妈的最佳实践。
闫璐援引周围朋友的范例,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转发一些优秀爸爸的案例文章或励志的以爸爸为主题的影片,或者其他家庭成员相关的操作攻略和资讯,柔性地暗示给另一半。现在的年轻父母也不再随波逐流,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重视孩子需要什么,而不是现在流行什么。商会的工作经历让她发现越来越多的会员开始将时间留给孩子和家人,上一代人的艰苦创业让很多传承人变成了留守儿童,童年父母的陪伴缺失也导致大家对亲情的渴望,即而更加看重对第三代的科学培养和陪伴的重视。
该怎样教育我们的孩子
闫璐提到了家庭契约对子女教育的重要性。她介绍自己家的家训是“团结、有爱、互助,利他”,几次当家族成员出现危机时,她们家会由年长的舅舅们牵头募捐并通过家族会议制定帮扶方案。所以发生问题时,几乎所有人都不会犹豫帮不帮,大家想得更多的是怎么帮的问题。她觉得在家庭教育方面,妈妈们有责任帮助家族和家庭成员梳理家庭的价值观,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责任感,自己也需要不断学习充电,提高教育能力。让孩子拥有幸福的能力,是家长们不断修炼的目标。因为创办MumTalks,接触了不同领域的妈妈们,她发现她们的经验和建议,经常带给她新的反思。她说自己原来不够耐心,比较急,导致7岁的儿子也这样,后来总结发现是自己没有从根本上尊重孩子,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控制好情绪,导致出现沟通问题,自从她改变后,孩子也有了变化。言传身教常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有2个孩子的李楠因为联合国的工作每月需要出差两周。为平衡事业和家庭,她经常给孩子们打电话,鼓励儿子写邮件给她。同时,她要跟孩子交流分享自己从事的工作,出差过程中的经历见闻,无形中也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的力量。
陈丹丽强调父亲和母亲在教育子女上具有同等的责任:无论是所谓的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还是刚柔相济,都是在追求一种平衡发展的效果。
童海珍认为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对孩子身心影响很大。在孩子们会说话之前,就已经在默默观察父母。西方社会认为父亲主动带孩子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因为孩子在童年时期就会看到父亲帮助母亲做饭等行为,一旦他们长大也会习得这种概念。石春霞一度出现工作时对家庭抱有愧疚感、在家里对工作抱有愧疚感的矛盾心态,后来她索性跟孩子交代:妈妈思来想去最后的选择还是做一个职业女性。放下纠结的心态,取得孩子的理解,她觉得生活比以前顺溜多了。
来自广东家族企业的台下互动嘉宾李婧提出,自从跟丈夫接了班,又育有三个男孩,任务量不可谓不艰巨。由于工作,面临不时出差的难题。为此,只要在家,她都坚持送孩子去上幼儿园,读书。对于身边朋友着急让孩子们提前学习复杂数学的举动,她觉得不可思议:“我不希望他们的童年太有压力,开心最重要。”
笑声、掌声、默默点头、及时肯定及精彩补充——历时1个半小时的对话因为与会者妈妈的共同身份而充满温馨的色彩。“如果你可以做一点改变,你会希望在哪一点上进行改变?如果你可以影响他人,你希望如何影响?”主持人闫璐留给嘉宾们两个问题,最后用MumTalks的slogan结束:为孩子,为自己,一点改变,影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