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两个字背后深重的意义才是“记着”。这是在经历了为数不多的事情以及从很多媒体前辈那里学到并总结的。
也许人和他自己喜欢的东西以及工作都是具有某种隐隐约约的缘分的,看似不经意的选择,实则在过往的生活里处处都有预兆。记者梦、媒体工作者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在心底悄悄生长发芽,但让我感到强烈意愿的的确存在着几件很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
第一件是发生在2008年。那一年我正上初三,有三件特别大的事。首先是南方遭遇有史以来最大的冰冻灾害。记者们在现场采访报道中忍受着寒冷也要让这里的信息第一时间被外界知道,印象很深的是一位女记者在直播报道中途忽然晕倒,原来是在恶劣的天气下感冒发烧没有及时治疗的缘故。
接着便是5·12汶川大地震,一个快要面临中考的少女,在紧张的备考中憧憬未来18岁的天空时,午后一声声巨响成为这段路程当中无法抹去的记忆。那一天下午的地动山摇让整个祖国和华夏儿女沉浸在无尽的悲痛当中,当时的我在学校临时放假后一边拿着习题复习,一边听着电视里24小时不间断的对灾情的实时播报自然而然的流泪,往往一页纸被浸湿了,习题也未做一道。那个时候,能感觉得到人性最脆弱的一面。但让我渐渐打起精神的却是电视机前那一个个戴着黑眼圈和安全帽,穿戴没有往日整洁的前线记者,他/她们随时根据在现场掌握的一手信息向外播报着信息,担任着外界和那个到处蔓延着悲恸的地方的联络员。往往是报道途中伴随着强烈的余震,那个时候除了崇敬便是担心。但却没有因此退缩,反而在心里默默的认定那就是将来的职业,坚定地莫名其妙。
然后是8月份的北京奥运会,在经历了莫大的创伤后,我们没有倒在废墟上,在国家整体有序的打气鼓劲中,奥运会不仅成功举办了,且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自强不息、文化博大精深的拥有古老文明和内涵的中国。奥运会期间第一时间向国人送来一个个捷报的声音是那些永远活跃在前线的记者以及很多媒体工作者。那个时候,似乎已经非她不可了。
第二件是高考后的填报志愿。那一年是2011年。阴差阳错我并没有在大学学习新闻专业,而且是与之相差很远的专业。但也正是因为这个选择让我更加明白我真正渴望的是什么。大学四年,所有的课外活动和社团活动,我全都选择和新闻有关的活动,参加学生会的新闻部做记者,加入杂志社做采编,看一切和新闻有关的书,此后便一头栽进去,做的乐趣无穷,并得到了一些成绩和褒奖。
第三件便是2014年的考研。毅然决然选择了新闻专业,因为我知道这一次不能再错过了。就像兜兜转转相爱却不得不错过的两个恋人,在分开后的日思夜念中更清楚只有对方才是真正对的人,因此不远万里,克服重重险阻终于重逢一样。也正是如此,复习的过程于我而言乐大于苦,学的省心,也更加用心。因为我选对了。到最后的金榜题名,谁也没有辜负谁。
这三件事被我认为是迄今为止标志性意义最大的事,其实很多东西在一次次小小的抉择中已经成了定局。
到后来看柴静的《看见》,被她一声声毫不客气、掷地有声的疑问所打动、吸引。她用心在做新闻,用专业发问,用真诚记录着这个社会。再到近来看到白岩松的《白说》,我才知道,那些看起来四两拨千斤、口吐莲花、举止不凡的人都是默默守着平淡的日子为心中的理想和信仰不断努力增加厚度的人,他们懂得蛰伏,懂得坚守,懂得进退。他们的发问是有温度的,做着媒体人真正最该做的事。因此,尊重和崇敬也就来的顺其自然。至少于我而言,我是以他们为标杆,从心底里崇敬的。
白岩松在书里说,新闻人要学会讲故事,讲好故事。而且新闻人做的事也许不会让这个世界越来越好,但不应该使这个世界越来越糟。每一句都鞭辟入里,让人如沐春风,读着舒服。
嗯,“不要因为走的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只有真正去关心这个时代与这个时代里的人,敢于揭露真相,推动问题解决的媒体工作者才能无愧于“无冕之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