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色•戒》写于1950年,经过30年不断修改直到1978年才与另外两个小故事《相见欢》和《浮花浪蕊》结集成《惘然记》出版。
2007年同名电影上映,导演李安,由梁朝伟和汤唯主演。该片获得第4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奖、威尼斯影展金狮奖。
小说《色•戒》描写的是20世纪40年代抗战时期的上海,一群进步青年为刺杀汉奸特务头子易先生,找到年轻貌美的同学王佳芝实施“美人计”。但在刺杀就要得手之际,王佳芝却在易先生为她买钻戒的过程中深受感动而改变初衷,导致刺杀失败。
如果你刚好同时看过电影和小说就会发现张爱玲和李安讲述的是完全不同的故事。张爱玲在写女人的爱情,李安在写男人的斗争。
这里我们不探讨张爱玲是个什么样的人,也不去考虑这篇小说与胡兰成有没有关系。仅从小说和电影的比较来看,一个男人如何展示一个女人的故事。
张爱玲的小说只有短短几千字,而这几千字她修改了30年。
张爱玲在卷首语写道:“这个小故事曾经让我震动,因而甘心一遍遍修改多年,在改写的过程中,丝毫也没有意识到三十年过去了,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让我想起《仙剑奇侠传》中一只小蝴蝶为了给自己喜欢的人延长十年寿命,耗费千年修为。有人问她值得吗。她回答:“没有值不值得,只有愿不愿意。”
李安将只有几千字的短篇小说改编成一部长达两小时的电影,把小说中很多张爱玲一笔带过的部分详细表现出来。比如为了表现进步青年的“报国热情”,那句广泛受人吐槽的“再不杀人就开学了”。
此外李安在电影中加入了大量的激情戏。而张爱玲在原著中只有隐晦的几句描写,更多的是对女主角王佳芝的心理刻画。而电影中王佳芝的丰富内心被汤唯用几个眼神一笔带过。
张爱玲原著更注重对王佳芝的描写,而李安的电影中梁朝伟和汤唯平分秋色。尤其是影片中大段的激情戏,最为直接的塑造了易先生的形象。这个在外被人咒骂的汉奸,即使跟女人在床上也时刻警惕,眼睛紧盯手枪。与其说是翻云覆雨不如说是发泄自己的压抑。这也给这场婚外偷情带上了些虐待的意味。可以说李安想要表现易先生,可惜张爱玲没有给他更多的参考。因此李安用浓烈而压抑的激情戏码塑造了易先生的形象。因为除此之外易先生穿起衣服时候实在镜头寥寥。
相较电影用画面表现人物内心,小说原著中则更直接细腻的对王佳芝的内心进行了描写。
再照这样等下去,去买东西店都要打烊了。是他自己说的:“我们今天值得纪念。这要买个戒指,你自己拣。今天晚了,不然我陪你去。”那是第一次在外面见面。第二次时间更逼促,就没提起。当然不会就此算了,但是如果今天没想起来,倒要她去绕着弯子提醒他,岂不太失身份,煞风景?换了另一个男人,当然是这情形。他这样的老奸巨滑,决不会认为她这么个少奶奶会看上一个四五十岁的矮子。
从这里可以看出,王佳芝其实并不傻,她小心翼翼地揣度着易先生的想法。只是女人啊,即便不傻,遇到爱情也难免会痴。
小说在王佳芝跟易先生一同去珠宝店挑选戒指达到高潮。
店主已经在开单据。戒指也脱下来还了他。不免感到成交后的轻松,两人并坐着,都往后靠了靠。这一刹那间仿佛只有他们俩在一起。她轻声笑道:“现在都是条子。连定钱都不要。”
也许从这时起,从那一刹那起就注定了故事的结局。当然,或许更早。
我们不能责怪王佳芝忘记自己的身份反而去帮助汉奸,毕竟“惩恶锄奸”于她不过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口号。而她从未看到过汉奸杀人的血腥,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易先生的温存。哪怕这温存只有片刻,也难免让人心动。毕竟她没有感受过爱,就连曾经喜欢过的邝裕民现在也用异样的眼神看他。
张爱玲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当时王佳芝的心理活动。
那,难道她有点爱上了老易?她不信,但是也无法斩钉截铁地说不是,因为没恋爱过,不知道怎么样就算是爱上了。
他的侧影迎着台灯,目光下视,睫毛像米色的蛾翅,歇落在瘦瘦的面颊上,在她看来是一种温柔怜惜的神气。
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
电影中汤唯用单纯而又复杂的眼神诠释了王佳芝的内心。飞蛾已经准备好扑火。
电影保留了原著的结局,易先生立刻派人封锁辖区,抓捕刺杀者。而王佳芝这只扑火的飞蛾在得到片刻的爱情体验之后也就灰飞烟灭。
小说的结尾易先生在心里狠狠地批评了夫人交友不慎,差点害得自己丧命。想到以后如何加强安全措施,如何应付政敌,保住自己的权势。然后悄然离开太太们打牌的房间。
哦,他也想过“她还是真爱他的,是他生平第一个红粉知己。”
又能如何。
从小说中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一种压抑和克制。总让人觉得作者写的时候一定是惴惴不安的,是隐忍而无奈的。
像琥珀里的昆虫,人们只看到它剔透的美,然而当初她垂死挣扎的躯体和慌乱的心,再无人提起。
小说里是女人的爱情,电影里是男人的斗争。
这是张爱玲的《色•戒》,这是李安的《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