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这几千年历史,北方游牧民族时常南下掠夺富庶的农耕地区。虽然中原王朝的国力强盛时,汉家军队能主动出击。但大多数情况下,农耕民族只能被迫采取防守的战略,北伐往往是败多胜少。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职业农民打不过职业猎人。汉民族军队平时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用锄头比用刀剑还熟练。游牧民族平时放牧,兼职打猎,与蒙古狼为伍。可见两者生存环境之差异。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看来环境才是最好的老师,游牧民族的尚武善战精神正是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练就的。
拿明朝为例,明朝实行屯田制。士兵平时从事生产 , 战时充当士兵。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曾派徐达,蓝玉等几度征讨北元,一度把北元的军队打成了游击队。后来朱棣也数次亲征漠北,给了蒙古军沉重打击。但从那以后,又有了土木堡之变,连英宗皇帝本人都被俘虏了,蒙古骑兵临北京。这一幕和北宋时金兵南下多像啊。如果不是于谦极力主战,北京守军英勇抗击蒙古瓦剌,靖康之变恐怕又要重演了。
如果光从士兵因素考虑,王朝建立初年,士兵们们刚刚经历乱世,个个身经百战,这个时候的士兵,战力当然强于北方游牧民族。这已经不是农民和猎人的较量,而是职业军队与职业猎人的较量。其结果自然是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自此,王朝经历了几代和平,屯田于北方的士兵常年无战事,平时又要从事生产,慢慢的就变成了民兵,再到后来成了真正的农民明嘉靖年间的倭寇之所以猖獗,大多是碰上了这类士兵。
兵贵在精不在多,此时的中原王朝应该是依靠强大的国力,建立一支完全脱离生产的军队,也就是职业军。戚家军的其实就是一支职业军队。而他们的战绩我们有目共睹。几年时间就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患,后来又被调到北方抗击蒙古鞑靼。
屯田制虽然是解决军费开支的好办法,使明朝能够养兵百万。但也造成了军队战斗力下降,军费开支比重过大,为后来的明末社会危机埋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