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吃麻辣烫在大学,麻麻辣辣的汤和一些杂七杂八的食物混合在一起,差点儿就想叫它“乱炖”了。
其实那碗麻辣烫的味道已经很重了,但是,我还是加了整整两汤匙醋,只是想让心上的酸楚不那么孤单。
1.初遇见。
第一次见他,是在男闺蜜的生日会上,简单的白色体恤,浅灰色的夹克,单薄的样子,却不显得弱不禁风。浓浓的剑眉下,镶嵌着一双不是很大的亮晶晶的眸子。
单眼皮的男生总是很吸引人。
男闺蜜其实是初中时代别人给我写情书的男生,不怎么好的文笔还夹着一些错别字,一眼就看出是他的笔体,一直没有拆穿他,只是有机会就会取笑、调侃他一番,他也只是默默的微笑不语。
生日会很简单,十几个人围着一张大桌子吃顿饭,送个祝福或者礼物。
席间说笑着的我不知被谁拍了一下肩膀,回头便撞上那张似笑非笑的脸。
“你好!”“你好!”
那张脸便深深映在了脑海,九年没有走出去过,从此画地为牢。
2.信相知。
回去的路上收到一条短信:走了吗?注意安全!
2008年的那个冬天,短信息满天飞,不过是日常的一句:吃饭了吗?在上课?最多的也就聊一聊身边有趣的事。
我们谁也没有触碰关于爱情的话题,心里却是暖暖的。
他也会向我借几本图书馆的书,通常还书的时候都会夹一张纸条:谢谢!
那次,他还我书的时候好像有话要说又什么也没说,看着坐上31路公交车的他,我的心好像也有一丝异样。
翻开书的首页,一张小小的蓝色纸条上,几个潇洒的字:你有对象吗?
握着纸条的手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出汗,潮湿的字条黏黏的包裹在手心里,从没有将一个东西抓在手里这么紧,即使是毛爷爷。
两天后的计算机课上,我偷偷上了QQ,回复了他:没有。
没想到他的信息很快又回了过来:我也没有。
心里像开了牡丹花一般,绚烂多姿,接下来的几天也都是喜滋滋的,上课、晨读、做作业都像打了鸡血似的。
舍友好奇想套出我的话,但我一直珍藏在心里,生怕会打破这样的温暖。
而我也真的珍藏了九年,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过……
3.擦肩而过
那天的风很大,很急,穿着厚厚的棉袄都不能抵御刺骨的寒风,戴着粉色的帽子,耳朵还是冻得通红。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眼睛从来不怕寒冬,再恶劣的天气都不能夺去它看事见物的功能。
穿过天桥,一眼便看见他……还有他身旁的女孩。我宁愿相信那个女孩只是他的同学、朋友、亲戚,可是搂着女孩腰的手却是那样熟悉。
每次还书时,他那双修长指节分明的手便会捧过来,顺带着说一声:谢谢!
天桥的台阶很长,长的我不知道那几秒钟我在干什么;它又很短,短的我们都猝不及防的相视。
他迅速放开了搭在女孩腰间的手,而我装作不认识一样,没有再看一眼。
擦肩而过。
那也是我第一次逃课,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不知道该干什么,也没有勇气去质问。
一个人走进一家餐厅,20平米的房间挤满了吃饭的人,原来是附近很火的一家麻辣烫店——转角。
以前总觉得这是垃圾食品,可是当我看着热气腾腾的大碗麻辣烫,突然很想吃、很亲切。
一碗麻辣烫吃了一个多小时,不知是太辣还是热的冒汗,我的脸上全是水珠,有的流着掉进了碗里,有的挂在眼角。
满满两汤匙醋却抵不过心里的酸楚,我想我是迷障了。
我爱上了麻辣烫,不知是它的味道,还是它给予一个人时候的孤独的包容。
4.各自天涯
小女生的脾气和习惯:删了他的电话和QQ。(那个时候是没有微信的)
后来,想要再联系也没有了机会。也有两次再见面,都是男闺蜜的生日会上。他的身旁换了新的女朋友,画着妆,涂着红红的唇,穿着时髦款式的衣裙。
而我依然是一身半旧不旧的中性打扮,洗得发白的牛仔裤,系带的小白鞋,唯有头发留长了很多,简单的马尾辫,没有半点发饰。
借口回去写论文,早早的退席,我还是学不会“云淡风轻”,没办法与他像熟悉的陌生人一样谈笑风生,选择做一只乌龟,躲进自己笨重的壳里,自我疗伤。
还是转角麻辣烫店,我要了更大的一份。
那也是我最后一次见他,留在我记忆中最美好的模样便定格在他似笑非笑的脸上。
九年,我在自己的道路上遇见了很多人,胖的瘦的,却没有一个他那样瘦得刚刚好的;我遇到了很多爱笑的人,却没有一个拥有他那般似笑非笑的面庞;我遇到过很多难忘的瞬间,却没有一个像他一样令我难忘的人。
男闺蜜其实知道我和他的事,他只淡淡的说了一句:他不适合你。
我知道啊,他不适合我,更确切地说是我不适合他,但是我却怎么也忘不掉……
执念的孤独就像一碗麻辣烫,各种滋味混杂,总想要将那份孤独留在碗里,却不想与汤一起喝进了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