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缘何不快乐 只因未读苏东坡

        历史的光辉在时光的沙漏中一点一点溜走,渐渐被埋没,当我们回首时,岁月已经了无痕迹,然而当我们真正去聆听和抚摸这尘封已久的历史长河时,却总有一个为人所传诵,为人所敬仰,为人所品味的熟悉名字,响彻浩瀚的历史天空。他便是旷世奇才苏东坡。

      年少时读就读苏东波的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忧愁,“大江东去浪淘尽的”雄伟气势,“。可我对东坡先生的了解少之甚少,直至读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才明白东坡原来是中国历史上“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之才。

乐观旷达的东坡

      苏东坡一生可谓“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苏轼一生“三起三落”,跌宕起伏,从政40年,竟被贬谪流放了33年。三次贬谪:44岁时谪往黄州,58岁时谪往惠州,61岁时谪往海南儋州,66岁时北返途中病逝。在政敌的严厉打击之下,一次次被贬谪、被放逐,从北到南,一次比一次远,一次比一次苦,宦海沉浮,命运无奈,但不改其乐。

        在苏东坡仕途上对他影响打击最大的要属文字狱“乌台诗案”,奸佞小人弹劾他在诗文中有毁谤之意,揭发他大逆不道之罪,苏东坡受诬陷被捕入狱关押了130多天,九死一生,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在狱中给弟弟苏辙写下了绝笔诗,其中写到: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处境险恶,生活穷困,但仍旧很乐观豁达。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东坡一生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这一句就是苏东坡一生的写照,尽管遭到贬谪,尽管风雨飘零,却仍豪情不减,始终保持一颗乐观积极灵动的心。恐怕也只有他这样的豪放之人才能在老去之时,仍发少年狂气,“左牵黄,右擎苍,西北望,射天狼。”

      被贬黄州时还写下《临江仙 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是在经历过官场上的风雨后,一切看淡了后内心的放旷!但愿余生就像只小舟,虽漂泊在乱世上,却过着远离官场上纷争,闲适自达的生活。“

      当苏轼在黄州遨游赤壁之时,面对“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发出“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感叹,便也可被世人所理解。他飘然独立,只愿做一只孤鸿:“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东坡后又被人“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至惠州。宋代,这里属岭南两广一带的蛮荒之地。但是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苏轼,毫不在意惠州的偏远贫瘠,反而闲时流连山水,体察风物,对这里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一口气写下了数首咏荔枝诗,其中最为脍炙人口就是这首《惠州一绝 · 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其实这是东坡先生满腹苦水唱成了甜甜的赞歌,让人敬仰之心,油然而生。

    问汝平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

      儋州是苏轼生命中最艰难的岁月,是朝廷流放罪臣的首选之地,此时的苏轼已经做了心理准备,”今到海南,首当做棺,次便做墓。”儋州生活极其艰苦,常以红薯、紫芋充饥,但苏轼仍然超然自得,不改其度。一方面勤奋创作诗文自娱,一方面著书为乐,才觉此生不虚度也。

      回首自己的一生,几起几落,失意坎坷,纵然有忠义填骨髓的浩瀚之气,也不得不化为壮志未酬的长长叹息。只能慷慨悲歌,自叹飘零。 一句“问汝平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便成了苏轼最后的时光里对自己的一生,最贴切也是最真实的诠释。

深情重义的东坡

      苏东坡曾经有过三任妻子,虽然他的妻子的寿命都不长,然而,她们仍愿意把生命浓缩成一束烛光,辉映在他的指间心上。

      第一任妻子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年后病逝,苏轼在她埋骨的山头亲手栽下了三万株松苗。点点滴滴的泥水中,包含了多少情和爱!他是把自己那一缕相思化成了三万株万古常青的松树,经寒历暑,沐雨栉风,岁岁年年,生生世世,守侯在爱妻身旁。又是十年后,苏轼为王弗写下了那首令所有读懂了的人摧心扼腕、痛断肝肠的《江城子·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生时十年相伴,死后十年相思,王弗何幸,得如此优秀的男人“不思量,自难忘”,“年年肠断”!作为女人,得其中一个十年就已足矣,二十年乃至一生的魂牵梦绕,王弗地下有灵,也该笑得如鲜花般灿烂吧。

      再说王闰之,作为王弗的堂妹,能以十一岁的年龄差距去做填房,除了崇拜和敬佩,大概就是感动于苏轼对妻子的深情厚谊了。不幸的是,二十五年后,王闰之又病逝了。这个陪着她宦海浮沉在黄州、惠州、儋州的贤德妻子去世,使苏轼的情感再受重创。苏轼曾誓言,生则同室,死则同穴。王闰之死后百日,苏轼请他的朋友、大画家李公麟画了十张罗汉像,在请和尚给她诵经超度往来生乐土时,将此十张足以传世的佛像献给了妻子的亡魂,并终于在十一年后由苏辙将停放在京西一座寺庙里的灵柩与苏轼埋在了一起,真正实现了生则同室,死则同穴的誓言。

      还有一个王朝云。这个十二岁进门的丫头,几十年来侍奉在苏轼左右,在他最得意时,也在他最倒霉时。特别是在苏轼最后的海南流放的岁月里,在那些侍妾“树倒猢狲散”的时候,朝云的生死相依,更应该源于刻骨铭心的敬爱,这个比朝云大二十六岁的“白须消散”的“病翁”,能打动朝云的除了才气,应该就是深情了。朝云没有看错,三个妻子中,苏轼给朝云写的诗词最多,苏轼称之为“天女维摩”,以知己看待。大概是上天也嫉妒苏轼如此得女人的爱恋吧,三十三岁的朝云在扶正了十一年后又病逝,苏轼将她埋在惠州城西的丰湖边上,俯瞰二人一起开辟的放生池,一湖净水,有如朝云的一片丹心,竟然令苏轼不忍重游。朝云死后,苏轼就一直再未婚娶。他给朝云的楹联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每逢暮雨倍思卿”,在苏轼此后的日子里有多少夜雨孤灯,朝云就这样款款地走在暮年苏轼的深情里,直到永远。

        每一想到苏轼对这妻子的深情,我眼里心上总是有些潮湿,思绪软软地蔓延开来,弥漫成一片旷古的遐思遐思中我又想到了苏辙。

      苏轼的真性情还彰显于对弟弟苏辙的兄弟之情上。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前面的小序上,写明了是“怀子由”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那无眠的思念,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殷殷关切之祷告,无不流溢着手足深情,在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后,一个阴错阳差的误会使苏轼误以为皇帝要杀他,在心惊胆战中他首先想到的是弟弟,给苏辙留下了两首诀别诗,愿与子由“世世为兄弟”;自海南返乡途中,苏轼病重,念念不忘的是:归来之后始终不见子由。兄弟情深,以至于此,有兄如此,夫复何求?

        无论是当时的位居高官的文人还是后人都对东坡先生都是给予了史上最高评价!

《宋史》:“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良,称为天下奇才。”

    宋神宗:“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

  宋仁宗:“大宋何幸,得此奇才?吾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欧阳修:“此人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吾老矣,当放此子出一头地。”

    王安石:“不知更几百年,方有此人”。

    刘小川:“中国古代,苏东坡这样的个体生命,可能绝无仅有。”“他似乎穷尽了生命的可能性,穷尽了中国文化的可能性。他抵达了生存的广度与深度的极限。”“他提纯了人类文化的‘遗传基因’。”

    林语堂: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

    跨越千年,苏东坡的诗文依旧熠熠生辉,历久弥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气磅礴;“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飘渺深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富于哲理;“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清秀飘逸;“一蓑烟雨任平生”豪放豁达······他的诗文精彩绝伦,千变万化,绝不雷同,万般风情他都能驾驭自如。读他的诗文或热血沸腾,或黯然神伤,或忍俊不禁,永远都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苏东坡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可他的精神岂止影响千年。于我而言,他是谈笑风生的长者,他是学识渊博的老师,他是爱开玩笑的朋友,他是一个大写的人,永远顶天立地。

    读了林语堂著的《苏东坡传》后,为东坡完美的人格所倾倒,肃然起敬的同时又生爱慕之心,胸中涌动着一种激情,似奔腾汹涌的长江之水,继而化作一股向前的力量,启迪我的心灵,激励我奋发向上,其实,腾达也好,困顿也罢,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寻找自己生活中的那个积极乐观,处变不惊,百折不挠、执着追求,愈挫愈勇、笑对人生的“东坡”。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

  读一本好书,有如品一杯茗。很多美妙的感觉一瞬即逝,不可一一而述,但内心充盈了,很享受这种读书的感觉,如此甚好。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2019.  8  .27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0,302评论 5 47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232评论 2 37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7,337评论 0 33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977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920评论 5 36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194评论 1 27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638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319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455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379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426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106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696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78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96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467评论 2 34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043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