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查看地图,发现不远有个公园,决定先去锻炼一下。
走了十来分钟就到了。公园是依河而建,很长。公园里,到处是老头老太太。
现在确实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了,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老人真多。坐车,满车都是老年人,公园里,都是锻炼的老人。而青岛,给我的这种感觉更为强烈。
人满为患,从公园头快走到公园尾,愣是没找到一块地方。
最后,在公园的一个角上,找到了一块空地。
正练着,来了一个老头,穿着练功服,牵着一条狗,夹着一捆棍棒,头部用布包着,看样子貌似是大刀。走到我在的空地开始收拾。
我没理,这块空地很长,我只是占了一个角。
正练着,老头走到我面前说:这个地方是我的,快练,练完赶紧走。
我一听,一下子把我的火勾起来了,MD,你要是好好说,我可能就走了,现在你说话这么冲,我偏不走。
把拳从头到尾又练了一遍。
老头一直在做准备动作,看我一直不走,沉不住气了,过来说,你咋还不走。
我说:我为啥要走。
老头:这个场子是我的。
我说:你的?一个月多少钱。
老头:你不知道吗,这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谁先占就是谁的...
把我气的,我已经做好打架的准备了。
看动物世界就知道,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领地意识,其实人也一样,就像小贩摆摊,在他的意识里,我已经冒犯到他的领地了。
我使劲压着火,想,算了,人生地不熟的,我在这较什么劲,出了事,又惹一身麻烦,还是我先怂吧,找个台阶。
我说:不知道,第一次来青岛。
老头一听我说第一次来青岛,口气明显也软了:哦,第一次来呀,那你不早解释吗?
我想,解释个P,我就是看不惯你。
老头:你还有多长时间?
我:十分钟。
老头又问我家是哪之类,我也懒得跟他说话。休息了一会儿,就走了。
心里还有余火,又暴走了两三公里才慢慢消下去。后来一想,忽然觉得觉得自己是个傻B,一件小事都能这么容易地激怒自己,忘了自己来这里的目的。
我应该点头哈腰说声大爷不好意思,然后点上一根烟递过去,聊高兴最后称兄道弟了。
我最欣赏的是老无所依里的杀手,处变不惊,淡定从容。这需要在事儿上磨练,自己经历的还是太少。
又体验了下青岛的地铁。青岛是目前山东唯一开通地铁的城市。提升一个城市形象的,地铁占很大分数,有了地铁,一下就有大城市的感觉了。
记得第一次坐地铁还是在上海,上海的繁华让我有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新奇又忐忑。随处可见的外国人,人们穿着时尚。地铁,对我也是新鲜事物,来来往往的人群,车厢外黑漆漆又神秘的空间,那时的地铁,给了我很深的印象,甚至用震撼来形容也不为过。
现在再坐地铁,已经没有那种兴奋的感觉了,反而觉得很土,车厢狭小又昏暗。
在青岛,在道路两旁不时可以看到摆摊兜售的大爷大妈,其它地方,已经很少能见到这样的场景了,建设文明城市,打掉了露天烧烤和摆摊的。晚上,在打烊的药店门口,看见一人摆了一张桌子就开张了,给人按摩,就那么躺在路边的桌子上,还真有客人,让我很不可思议。
这让我觉得大城市更适合人生存,大城市的包容性更强,更多样化,允许更多边角甚至灰产的存在。
第二天,我跟关(韩国小伙)就要退房了,约好晚上一起喝啤酒。青岛到处都有啤酒屋,台东这里,有的街上隔个十几步就有一个。我对啤酒不感兴趣,夏天青岛的流行模式是吃海鲜喝啤酒,这种搭配对我来说就是噩梦。
记得有年夏天,很热,在家模仿青岛的海鲜加啤酒,煮的蛤蜊,啤酒放上冰块,吃的时候很爽,事后拉的我一天没下床,差点要命。后来听了梁冬的国学堂,才知道海鲜加冻啤酒是最要不得的,很容易得痛风。
我比较容易接受的是烧烤加啤酒,可能烧烤稍稍中和了啤酒的凉性,刺激没有那么强。
对这里不熟,两人转了一圈,也没有找到比较正宗的啤酒屋,倒是一个大姐在我们身后追了一路,要我们到她的店里去。
这里大多是东北人开的店,满口东北口音,对我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看网上的攻略,说不要在东北人开的店里消费,当心宰客。但东北人开的店比例如此之高,想要避开还真的是难。转来转去,没了耐性,索性找了家店进去,一问,还是东北口音,算了,就这里了。
对我来说,其实没什么好担心的,讲方言就可以,青岛话跟我们那里几乎一致。
要了两扎啤酒,一扎大约三斤,每扎十块钱,倒是便宜。原浆啤酒每扎58,没敢要。
尝了一下,啤酒有点苦涩,不知道是几厂的啤酒。很多人说一厂的啤酒最好喝,但是没有熟人带领,真的太难找了。
要了二十个烤串。青岛的烤串普遍比较大,肉都很大个。我跟关说,你是客人,我来买单。他执意要AA,我说在我们中国文化里,没有AA一说,他笑着默认了。
付了押金,把扎啤杯子和烤肉托盘钎子一块拿回去了。关要我推荐一部电影,我推荐了《第九区》,科幻片,是我喜欢的类型,当然关键是英语,俩人都能看懂。
边喝边吃边聊边看电影。
关说我是他碰到的第一个中国人,给他的印象很好。我心想,是啤酒起作用了,咱听听就行,别当真。不过,我觉得我们两人这几天的相处还是蛮融洽的,至少不会有太坏的印象。
韩国小伙的酒量明显不行,一扎啤酒还没喝完,盯着电影就睡着了。我的酒量也不行,平时一瓶的量,一扎啤酒大概就相当于三瓶的量了,不过,啤酒虽然不怎么好喝,好在并不上头,还能撑得住。
第二天,关说昨晚喝太多了,澡都没洗就睡了。他问我昨天晚上洗澡没?我一下就懂了,敢情韩国人要天天洗澡呀,瞬间就尴尬了,谎称,昨晚我也喝多了,没洗。
北方人,普遍没有天天洗澡的习惯,夏天还好,要是冬天,半个月不洗都不夸张。记得上学的时候,南方的同学嘲笑我们不喜欢洗澡,他们一天三遍,我们三天一遍就不错了。
还好我够机智,扳回一局,没丢中国人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