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看几眼
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我们在鉴人鉴物处世择道中,为了尽可能地避免由于主观轻信或先入为主从而造成判断失误的情况发生,就很有必要冷静一下,多看几眼。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有一篇《周学道校士拔真才》,是一个很好的由于多看几眼从而避免了判断失误的事例。周学道即周进,此君原乃一介寒儒,久历科场屡遭失败仍痴心不改,直到六十多岁才考中举人、进士,接着被选派为广东学道,主持地方考试。他在主持一次考试中,有位叫范进的老秀才交上卷来,他用心用意看了一遍,心里不喜,道:“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甚么话!”显然是看不中的,便丢过一边不理。坐了一会儿,因再无别个交卷,又取过来从头至尾看了一遍,似乎觉得“有些意思”。末了又看第三遍,看罢,不禁喟然长叹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以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
范进的试卷是否真的是“天地间之至文”咱姑且不论,但周进这由于多看几眼而终未酿成遗珠之憾的喜剧性故事却真的“有些意思”。
周进乃饱学之士,他倾其毕生之智揣摩科举之道,应该算是一个文章里手,但他初读范进文章,印象却极为淡漠,乃至于不知所云,由此可见他是不那么赏识范进的文笔的,或者说是不那么熟悉的。直到几经琢磨以后才认识到范文是“至文”,这一点足可以使人得到启示。周进为文风格谅必与范进为文风格是大相径庭的,但他在多看几眼以后能够开始认识到完全接受并充分肯定了范文风格,这充分体现了周进“不以己长格物”的宽广胸怀,比起我们一些动辄以自己的长处和眼光来取舍褒贬别人的人或文来显然要高明得多。文章百态,各有千秋。有些文章才华外露,文采斑斓,可以一眼看中;但也有些力作初看却显得平平,实则文意深刻,反复咀嚼方能得其真髓。周进看范进的文章正属于这后一种情形。当然周进看中范进文章不乏感情色彩在内,正因为他自己曾因为考试官之愚昧而长久名落深山,所以才对人才因被考试官误判而遭湮灭深表同情。这样的事情在当时的朝代太多,也难怪范进一听意外中举而发颠。
古人曾言“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熟读里就隐含着“多看几眼”在内。有人这样体会:少年时看《唐·吉诃德》,觉得好笑;中年时又看一次,觉得发人深思;老年时再看一次,不禁惨然泪下。这“多看几眼”里就结合了人生的阅历,人生阅历越丰富,多看一眼的感受就会越深刻。而感受每上升一层,对文章之精粹处就越能体会入微竟至于达到触类旁通之境界。
看文如此,看人亦然。
美国作家马里杰·斯比勒·尼格曾写过一篇《多看了一眼》的文章,讲到有一位老人在年轻时自以为了不起。那时他打算写本书,为了在书中加进点“地方色彩”,就利用假期出去寻找。他要去那些穷困潦倒、懒散混日子的人们当中找一个主人公。结果他有一天真找到了这么一个满脸乱胡须的老人,穿着一件褐色的工作服,坐在一把椅子上为一小块马铃薯地锄草,在他的身后是一间没有油漆的小木棚。这时他转身回家,恨不得立刻就坐在打字机前,而当他绕过木棚在泥泞的路上拐弯时,又从另一个角度朝老人望了一眼。就是这偶尔的多看了一眼,却使他下意识地突然停住了脚步。原来,从这一边看过去,他发现老人的椅边靠着一副残疾人的拐杖,有一条裤腿空荡荡地直垂到地面上。顿时,那位刚才他还认为是好吃懒做混日子的人物,一下变成为一个百折不挠的英雄形象了。那位老人说,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对一个只见过一面或聊上几句的人轻易下判断和做结论了。感谢上帝让我回头又看了一眼。
看人与看文相比可能更要复杂得多。文章毕竟是静态的东西,像周进看文取士毕竟只是局限于科举的特殊场合,一般场合上看错一篇文章无非就是一篇文章,枪毙了也无关紧要。但对一个人来说,一旦看错就极有可能影响到对一个人的终身印象。倘若你是领导,你的看错便极有可能影响到对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因为这种逐渐凝固了的思维随时都可能干扰到你对其所作所为的公正评价;倘若你是一般的人,你对领导的看错便极有可能影响到你对所有做领导的总体看法,以为凡当官的都是“天下乌鸦一般黑”,进而引伸到对整个社会的偏激态度。这就无形中将自己置于社会的对立面上了。上下级之间是如此,朋友之间,同志之间,邻里之间,夫妻之间,凡人与人之间都无一例外地存在着一个须“多看几眼”的问题。
古人又有云: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应当说这是比较客观的结论。但要改变这个结论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只要你善于在生活中注意对人“多看几眼”,从重要的问题上看,从关键的事情上看,从思想的深处上看,你还是可以做到对一个人有个全面正确的了解的。
看人如此,看其他事物,看世间万象,应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