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金庸的世界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初一。
那时候中午放学没处去,就挤在我哥的宿舍里(他和我一个学校,上初三)。吃过饭后,宿舍里的七八个人都躺在床上午休,我作为一个小学刚毕业的人,还精力充沛,没有午睡习惯。就坐在上铺无聊左右乱看。无意间看到一本破烂的书,远远一瞅,叫《书剑恩仇录》。
那时候武侠小说是老师眼里的洪水猛兽。初中孩子学坏最爱干的两件事,一是上网,二就是看武侠。才开学不久,老师已经三令五申要我们管好自己,远离毒草,把自己沐浴在共产主义接班人的理想里。
想到这里,我心中一喜,赶忙拿过书来,细细品读。
然而很遗憾,对于一个还没完全脱离儿童文学的人来说,这些文字没有多少吸引力,再加上这是金庸的处女作,是他最不成熟的一部作品,又或者,是我身上的党性太强……我看了几十页,就扔下了,心里还有怨气:不是说武侠小说最能耽误学习吗?害我空欢喜。
接下来的几年,就进入了没多少机会读书的时间段,我也一直默认自己是不爱读武侠小说的人。期间班里一些后进分子果然开始痴迷《坏蛋是怎样炼成的》之类的书。我听名字以为是现代武侠类的东西,看着他们如痴如醉,也没有要借来看看的动力。
后来上了大学,大一课少,有了图书证我没事就在图书馆溜达。在小说区借过几本书,看了看都是索然无味。直到那天看到金庸的书,大概有两三套,在架子上摆了两排,一套已经破烂到封面缺失、前几页散落的地步,还有一套也颇为陈旧,但页码完好,剩下那一套是较为新的,可已经奔跑在破烂的路上。我突然想起往年看过的几篇评论金庸的文章,说怎么好怎么好,我怎么就没觉得?再看一看,《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笑傲江湖》这些书的电视剧,我多少了解一些,算是剧透过了,那不如就尝试一个我不太知道的。
于是我拿了一本《鹿鼎记》。
好家伙,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体验。从翻开书的第一页起,像有个庞然大物猛扑过来,拉着我“唰”一下就到了另一个世界,然后在天地间极速遨游起来。这个世界雄奇、宽广、壮丽、精彩,让看的人紧张、舒畅、刺激、自由、永远都看不够。我被紧紧攥在书上,抬不起头来,上再无聊的课都不怕,常常是下午的铃一打,我翻开书,再回过神来,已经要吃晚饭了。我放不下它,永远极其迫切地想知道后面的故事,甚至恨自己目光移动、大脑转化的速度不够快。但我又害怕看完它,因为金庸的书就只十四本而已。那时我们图书馆的小说一次只能借一本,早八晚六周末还闭馆(没错就是这么变态),于是周五就成了最头疼的时刻,下午放学前逃课去借一本,最迟周六晚上就看完了,周天可怎么办?怎么熬?就只好借同学的图书证,蒙混管理人员多借几本。可是因为我三天两头就去一趟,管理人员也认下了我,有一次她拿着证说:“小伙子这可不是你啊。”我就嘿嘿傻笑,好在她也没有追究给我借了。
那种吸引力所产生的专注、带来的愉悦感,我后来很少碰到了。读金庸的日子成了我人生最快乐的时光之一。要是金庸的作品有无数本,那我就宁愿一生什么都不干,只看他的书。我常常想,当年先生的作品是在报纸上一段段连载的,想来香港人得有多痛苦,他们一天只能读那么一段,然后就要等一整天。
像我这种不要命的读法,很快他的书就读完了,怎么办?很早就听说金庸古龙,金庸古龙。既然二者齐名,那古龙应该也差不多吧,我又借了几本古龙,一读之下却大失所望。当然不是古龙不好,这很大程度是期待视野决定的,古龙有另一种好,但比起金庸还是差着一截。金庸好在哪里?故事性自不必说,千百年来第一人,以后也很大概率没人能比得过了。但也正是极强的故事性,多少掩盖了他文笔的优美顺畅,文字的把控力、感染力,场面的调度能力,暗藏的知识分子情怀等等。当然总体上,金庸还是在庸俗文学,有很多人因此挺鄙视金庸和看金庸的人。王小波说,当你能欣赏了别人欣赏不了的东西,那你就比别人幸福,因为你比他们多了一种感知美的能力。
昨天下午在微博第一次刷到先生去世的消息时,我心中哼了一声,最近几年这类谣言隔一会儿就来一次,我压根不信。就略过继续看下面的东西,但心里却不安起来,赶紧刷新了一下首页,出现的还是一大堆吃喝玩乐的事,我心中稍安,又找到刚才那条微博,想驳斥一下,看到发微博的并不是个娱乐号,又谨慎起来,连着刷新了几次首页,这下,一些官方的媒体报道开始出现了,我的心里“轰”一下就空了一块,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就怔怔地一直刷新首页,看所有关于先生的微博,难过隐隐地来回流淌。喜欢某个人的作品,对作者就有亲近感。我们知道的许多宏伟的名字,都早早离开了,后人只能缅怀。而金庸先生一直健在,当年初次读完他的书,心内崇敬无比,想到他还在和我们一起生活着,就觉得又多了几分烟火气,更添了亲近。可时间的残酷又让所有人无可奈何,我也曾憧憬有朝一日能和先生探讨几句,或者即使说不上话,能远远地看看先生健康、慈祥的模样也好,而这都成为了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