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条张在微博上说,很多网友给他留言,要他讲一讲《熔炉》,他说在这个风口浪尖上讲这部电影,除了激起一些愤怒的情绪,就没别的了,这个风他不跟(手动点赞发条张三观超正,我喜欢的人就是这么牛)。
《嘉年华》上映,趁此我很想去看,无奈电影院排片实在是少,为了看它吃完饭在外面闲逛了一个多小时,看完已经是午夜了。今天我们也就只讲讲这部电影,不谈别的。
有很多人说,这是中国版《熔炉》。这电影所反应的话题和熔炉确实是一样的,但是我觉得它所暗含的内容应该比熔炉更广更深。拍出这样好的华语电影,希望大家能多支持,也多多关注电影所反应的社会问题,多多关注性侵儿童和女性弱势群体。
《熔炉》花了大量笔墨来表现虐童事件被外界发现曝光之后,主人公如何克服重重阻力,致力于找出施暴学校校长、老师施虐,并把他们正法的证据。在这里我想说,就算在韩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有法律照不进去的阴暗角落,警察收受学校的好处对此类下作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人家能通过一部电影来改变法律体制,而我们国家对此类事情总是在回避回避再回避,以此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少之又少,而当这种事情真正发生的时候,却又一个劲地在网络上粉饰太平,如果说这样是为了避免不实言论煽动民众情绪而造成社会乱象,那也应该有官方媒体出来发声还原事实真相!(额不还意思说好只谈电影不谈别的)所以《熔炉》在案件进行抽丝剥茧般地给施暴者带上脚铐整个过程,观众看得热血沸腾,以至于看到最后的结局也是义愤填膺咬牙切齿。
而《嘉年华》着重的把镜头对准了以此案件为中心,牵扯到的所有人的最现实的一面,强势却失职的母亲,无能却暖心尽责的父亲,只想拿到赔偿金而放过坏人的家长,玩忽职守收受贿赂的警察和医生,只想开店而窝藏证据的旅馆店主,为性侵儿童维权十多年的律师。这里所探讨的,弱势群体不只有那两位受侵害的未成年小姑娘,通过那两位旅店女职员还折射出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女性群体……影片仅在结束前通过电视新闻一句话,就把所有作恶的人正法了。所以可能有部分同学观看此片会觉得有点慢节奏和无聊。
电影的第一主线是旅馆职员小米。事件的开始也是以小米的视角发生的,她看见一位中年男人带着两个小学生来开房,但是事后却对律师隐瞒此事。要拿到钱才愿意透露线索。小米是未成年,没有家人,因为没有身份,在这家海边旅馆里辛辛苦苦一个月也挣不到一间房一个晚上的租金。从另一个角度讲,影片可能也从这里进一步探讨了现实生活中给未成年带来伤害的不仅仅是只有我们所看见的猥琐大叔。因为没有身份证,他要保住自己的工作,帮助店老板窝藏刘会长强奸幼女的证据,因为想攒钱办身份证,她用自己所知道的信息换取律师的钱甚至敢去勒索刘会长以至于招致伤害……是不是中国的众多“黑户”都在经历类似的事情。
另外一条主线是两位受害的小姑娘,在这件事情当中,不仅仅是被刘会长侵害的受害者,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他们受到的伤害,可能更多的是来自身边的人的眼光和偏见甚至谩骂,小文遭受此类伤害,很大的原因是自己的单亲母亲疏于管教和看护,但是在事情发生后,一位母亲要做的应该给女儿更多心灵上的安慰和引导,而不是发疯一样给女儿巴掌骂她贱人,剪掉女儿的头发,毁了那些在她称之为“不三不四”的衣服。整个影片小文哭了两次,一次是母亲剪掉她的头发和衣服的时候,一次是在医院父亲因为医生受贿作伪证而愤怒地吵闹被记者和医院工作人员包围的时候。置身事件之外时,两个小姑娘还是开心地一起追逐玩闹。所以在小孩的世界有多么单纯,对比之下,也多么令人心疼,这个社会的另一面也多么可怕。
除此之外,贯穿整部影片的一条象征性线索,就是那座高耸的梦露雕像。创作者的初衷是把她做成一件艺术品,但是无数游客却走到她的裙底之下,饶有兴致地拍照,是看艺术品的人把她变成了一件“恶俗”的物件,最后却因为觉得梦露雕像有伤风化而据倒搬走。讽刺的是,现实生活中,就像小文一样,一个姑娘被冒犯被伤害,很多指责不是说罪犯有多可恨下流,而是指责女孩穿着暴露不知检点。
这个世界使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处于一种矛盾尴尬的境地,就像当你带着孩子在遇见了乞讨者,你知道面前这位乞讨者是骗子,但是为了告诉孩子什么叫同情什么叫善良,你给出了10块钱。而又有矛盾之处在于,那么多作恶者就是利用了你的同情和善良。(←_←对不起我又借题发挥偏离电影了)
最后借用发条张的一句话:等孩子懂事了,第一件事就是要告诉他们这个世界有很多罪恶的人和事,与你能想到的美好一样多,而且一直都会这样。你自己也是既邪恶又善良,但是你没有那么脆弱,不要轻易认输,不要放弃战斗,生命非常值得过,至于怎么过,我也不知道,去吧臭小子,活着很爽的!(再次比心发条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