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的一种,就是被欣赏。
很多人活一辈子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能被欣赏。
被欣赏后所爆出的潜能也是巨大的,不能的事变得能,不敢的事变得敢,乃至血性充盈将生死置之度外。
因而刺客豫让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名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赵襄子曾不解的问豫让:“智伯究竟对你怎样好了?让你不惜毁容,将漆涂在身上,使皮肤肿烂,还剃掉胡子眉毛,甚至吞吃炭块,使嗓子变哑,这样折磨自己就是为了和我过不去,化装毁容,拼死也要杀我?你不是曾经也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您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按说你也是三姓家奴啊,不该这么忠诚啊,再说智伯都已经死了,您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三番五次的要杀我为他报仇呢?跟着我有肉吃,有钱拿,不是更好吗”
豫让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我是给范氏、中行氏也当过家奴,他们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就是为了挣钱吃饭呗,他们死了,跟我关系不大,我再找个地方吃饭就好了。至于智伯,他把我当作国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士那样报答他。我在他这里的意义就不光是挣钱吃饭了,他欣赏我也欣赏他,我们就是意气相投的知己朋友,他死了,我自然要拼死为他报仇!”
在我看来,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刺客之中,武功最高最有勇气的是聂政,而最有原则底线最有道义的就是豫让。
当他的朋友给他出主意说:“你不用自残,假装归顺赵襄子,以你的才能,必然受到赵襄子的重用。你利用接近他的机会行刺,成功率不是更高?自残这种方式只能说明你有志气,但很难达到目的,并不是明智的做法”。
豫让却说:“你的意思是为了老朋友而出卖新朋友,为给旧君主报仇而去杀新君主。这是败坏君臣大义的做法。今天我所以要这样做,就是为了阐明君臣大义,并不在于是否顺利报仇。况且已经委身做了人家的臣子,却又在暗中阴谋计划刺杀人家,这就等于是对君主有二心。我今天之所以明知其不可为却要这样做,也就是为了羞愧天下后世怀有二心的人臣”。
豫让站到了一切看结果的惯常思维的对立面,在“志”和“智”之间选择了“志”,在“容易”和“艰难”之间选择了“艰难”,在“成功”和“失败”之间选择了“失败”,只是为了不违背道义心中的道义与底线。
这便是“士”的精神:所为有所不为!
其实不仅豫让与智伯互相欣赏,赵襄子与豫让也互相欣赏,因此才会有赵襄子第一次抓到豫让就把他放了,豫让宁可毁容,也不使巧计暗算赵襄子。
没有什么,就是他值得我这么做。在又一次抓到豫让后,问豫让该怎么办,豫让说,那我就死吧,只是死之前,让我用剑刺三下你的衣服,就算替智伯报仇吧。赵襄子不管什么身份和面子爽快的答应了这个要求,脱下衣服,给了豫让。
豫让拔剑跃起朝衣服砍了三下,然后自刎而亡。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欣赏与被欣赏,无论朋友还是爱人,惺惺相惜都是关键的纽带之一,这种精神已作为中国人基因的一部分代代流传。正因为如此,男人与男人之间,才会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男人与女人之间才会有坚贞不屈守身如玉,刘关张诸葛亮才会如此让人向往,千古传诵。
相反,没有欣赏的赴死,可以称之为愚忠;没有欣赏的守节,可以称之为愚妇。
没有欣赏,世间的一切都将是经济学所决定,人与人之间将只有合适,没有幸福。
幸福,幸福是什么?去年《奇葩说》中某选手被淘汰的那一期,说出了一个看似荒诞却有几分道理的逻辑:你和一个人越不合适越幸福。
我们都觉得合适幸福,他却说越不合适越幸福,觉得很奇怪对不对?那你就闭眼想象一下你和一个有巨大差距遥不可及的男神或者女神在一起时你有多幸福,就像癞蛤蟆吃到了天鹅肉,就能充分理解这句话了。
换句话说你被一个自己所无比崇拜的人所欣赏,就会有无比的幸福。这种幸福,大概也是豫让能为智伯而拼命的原因之一。
最后,提到幸福多说一句。
无论幸福是什么,真正的幸福只在于自己的内心,不在于别人的眼光。因为这个世界上,除了真正欣赏你,真正爱你的人之外,没有多少人会真的为你过得好而开心。相反,大多数人他们打听你的事情,只是为了看你的生活有没有比他们更糟糕罢了。
关注,是一种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