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标
人真是奇怪,明明26个英文字母背得滚瓜烂熟,可当它们组合到一起时,就只有张口结舌或者大眼瞪小眼的份了。这不,好不容易学了个“三Q"( thank you ),突然碰到了个“不用感谢”的场景,一紧张,“不用三Q"就嘣出嘴了。
那是在伦敦大英博物馆,我也装得很绅士的样子,一直拉着过道门,等待下一拨游客过来。英国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门,也不知道是啥材料做的,那个沉啊,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拉得动的。就这么着,后面过来的,碰巧又是个“老外",千不该万不该,他捷足先登,将我好不容易学会的一句“三Q“抢答了,我只好来了句中英合璧。
如此看来,掌握一些简单的对话实乃当务之急。学就学吧,先从满大街的“ execuse me (对不起,请让一下)"学起,耐心地听,反复地练,怎么着也说不标准。我再三琢磨,不就是“要客气修S咪”么?这样一想,确实顺溜多了。现在,走在伦敦的大街小巷里,一句“要客气修S咪?"管他是白种人,还是黑种人,都吓得赶快让到一边去,那叫一个“爽"啊!
首战告捷,再学其他的日常用语,我就照样子画葫芦。就像那个“不用三Q",我听了十几、二十遍后,活脱脱的就是“要挖坑么"。想想也对,“老外"大多是个直肠子、“死脑筋",是就是“YES",不是就是“NO",而我们的“不用不用"“不用感谢"“不用客气",那涵义多广啊,把那些蓝眼睛、勾鼻子一个个弄得晕头转向的,不是“要挖坑"又是什么呢?
仔细回想,我们学中文、学汉语,一开始学习语法了吗?没有,就是在父母及幼儿园那学了一些中文词汇而已。而现在学英语,尤其是成年人学英语,却偏偏要从英语的语法学起,这实际上是学习方法出了问题,说得再难听一些,纯粹是“赶鸭子上架”。
从大的方面看,学习方法分为两种:自然主义和结构主义。所谓自然主义就是“模仿",注重的是一门知识或技能表面上看起来的样子,是量的积累。例如,练习书法,要一丝不苟地临摹古帖。当下碎片化的学习就属于自然主义的学习方法,见到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学会了就去运用,现炒现卖,天长日久,就逐步变成自己的东西。
所谓结构主义就是“创造",注重的是学科结构和交互关系的认识,是结构化、体系化的学习,是质的转变。例如,电子、艺术、物理、化学等等,这些学科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一套举一反三的理论和系统。
呜乎哀哉!原来不是我们有多笨,而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原本应该用自然主义去学习的东西,而我们偏偏用了结构主义,指望着“一天吃成一个大胖子”,卧槽,这不是“要挖坑”,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