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老师的文章后的想法:
1. 第一课”。
(1)春风者,又谓之东风。"东"是一年级上册《四季歌》一课的"我会写"的生字之一。依据字理识字法,“东"字隐含着温暖、光明等意义。"春风吹,春风吹,吹来了燕子,吹红了桃花。”(我们读书时的课文内容)这些内容是要求老师一起与学生边思考,边想象美景,培养孩子想象能力。
(2)2016年11月30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
北京师范大学王宁在讲解《说文》时曾提到,我们学习《说文》当然要考虑其解说是否正确,更重要的是考虑许慎为什么要这样讲,以及许慎说解汉字时的背景文化是什么。即我们要去解读汉字所蕴含的文化信息。
我套用王宁的说法,与其说把重点放在“霜降”该词的表达是否科学,倒不如与学生一起探讨其蕴含的文化价值,或许更有意义。
(3)“廷”与“任”中声旁的混淆之事,南宁师范 大学(原广西师范学院)的教授王亢美老师,大概于10年前或许更要之时,曾专门致电、去信反映过。但当时的答复是“从俗”。(可能字典修订着心想:大家都混淆,倒不如积是成非的举措。)还有像杨老师您这样的对辞书和辞书编撰颇有研究的学者,才推动了辞书日臻完善,当然此处的“完善”二字,只能是进行时。
(4)课标教学建议中提及,教师要注意到方言土语在教学实践中的价值。在实践中,诸多教师谈“方言”色变。尤其在公开课中,更不敢提及方音,免得被别人笑话。
(5)另,老师提及到e^的问题,我曾见过,但没有细致地想过。我的语音学知识十分匮乏,缺乏怀疑的基本素养,是老师的文章让我对e^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