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钦老和尚开示:修行要保持中迹,不急不缓,细水长流。念佛即入中道没有好,没有坏,念佛亦属幻化,但属正念,故我们要以幻(念佛),灭幻(妄想)。戒内(自己),不是戒外(别人)。当我们起了坏念头时,应拿戒律来制止,以戒为师。
密参禅师开示:所为入魔者,是念佛者念的太快。容易上火,心火过大以后,眼膜底下有一层黄膜,容易现幻化镜界,如果正见不正,不明道理,做不了主,易出偏差。轻者易得各种病症如(心脏病,高血压,胸闷气短,口干舌燥,全身无力,火气重,脾气大,爱发无明火等)。严重者,中邪成魔。所以密参禅师说:凡夫一向心名为有,小乘一向灭心为无,菩萨与佛,未曾生心未曾无心,名为非有非无心,即名中道
宣化上人开示:不爱不憎为中道,修道,就是修这个中,对谁都要平等相待,慈悲为怀,但要谨慎行事,不可落入情爱樊笼中
中道行 (2) 无善无恶的真义
多生多劫以来,修行人都是在修一个"善"字,以善为本,"诸善奉行,诸恶莫做"。说无善无恶,可能许多修行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可能会有人疑问:"难道我们修善错了吗?"
宇宙间万事万物根本不存在什么对错。断恶修善只是一个修行阶段,断恶是在断三恶道之因,修善只是修三善道之因,同时又是向上一台阶修行的基础。
在修人道和天道的过程中,修善断恶是渡这一河界的法船,而不要把断恶修善当成最终目的。当这一过程完成之后,就要舍弃这一法船。你的最终目的是要成佛得道,而不是修至天道为止。佛道是见性成佛,而性中是清静无为,无善无恶的。
但是,许多修行人即使是在修善,也同样没有把握好中度。修善应随缘修善,如果攀缘修善既是执着。
只要还有攀缘之心,就永远出不了六道。由你所攀因缘输入的程序,又身不由已地生于六道。选自妙善老师
现在的学佛人,都不愿意,寻找逆流功夫,返本穷源。就是生死流之根源。不生不灭的果位。都愿意顺生死流转,轮回六遒,不得出期。
因为现在的学佛人,都不愿意听真话、听实话了。
说真话、说实话、就会招来不清楚的烦恼,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招来杀身之祸。
要想了生死、一定要
依法不依人,名为正法。
依人不依法,名为邪法。一一释隆一师父开示
龙树菩萨的《回诤论》中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所生的假有,本性是空,因此我们不要从假象上执有,应该从假有中认识空性,但是也不能从空性中执空,因为尽管缘起法是幻有、假有,但也并非虚无,我们可以从空性中看到妙有。
所以,真正了解中道的人,不会在一切法上执着实有,所谓‘色即是空’;也不会在一切法上执着虚无,所谓‘空即是色’。如此悟入非空非有,空有不二,就是中道。此即《中论·观四谛品》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所以说空、缘起、中道为一义。
佛说中道,本来就是为了对治众生执于空有二端的弊病。离于空有二边的中道,这是佛法不共世间法的特色之一,能够把握到这个思想,就能得到佛法的真实义。
修道人无论用什么功,念佛、念咒、学教、持律、参禅、都不要贪求快,你想很快成功,就是一种贪心。有了贪心,就障碍了智慧、灵感与自性的光明。
不爱不憎为《中道》。修道、修什么道呢?就是这个《中道》,对谁都是平等相待,慈悲为怀。但要谨慎行事,不可落在情爱樊笼中。
如果你不相信这种说法,那就是邪知邪见,跟着邪师学法,那就是
懵懂传懵僅,一传两不懂。
师父下地狱,徒弟往里拱。
一一宣化上人
觉醒吧
释隆一
2013-12-20 21:10
现在的学佛人,喜欢看圣者悟道之语,喜欢说圣者的悟道之言,喜欢知道圣者悟道之后的生活起居。 确不喜欢知道圣者是怎样修行悟道的,也不想知通圣者在修行其间,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罪。有多少次魔障。就算是有些人知道,也不肯用心去学习,更不会下功夫去修行。现在的学佛人,都变成了《 口头禅、外相禅 》,这样能了生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