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色瓷"是我国唐宋时期浙江上林湖地区越窑烧制的一种青瓷。越窑青瓷创烧于东汉时期,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300多年的发展,越窑青瓷成为我国最先形成的窑场众多、分布地区广阔、产品风格相近的瓷窑体系。制瓷工艺基本摆脱了东汉晚期承袭陶器和原始瓷器工艺的传统,形成了自已的特色。由于烧制技术的日趋成熟,故瓷器大多呈现出青润的光泽,称为"漂瓷"。唐朝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鼎盛期,越窑青瓷被列为七大名窑之首,其釉色细腻纯净,均匀润泽,深受社会各阶层的青睐,还率先进入宫廷,成为皇家喜爱的器皿。
"秘色瓷"一词最早见于唐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诗人用青翠欲滳的千峰秀色,贴切地描述越窑青瓷的釉色,令古陶瓷专家和收藏爱好者叫绝。五代人徐夤的《贡余秘色茶盏》更是极尽遣词造句之能事,用一连串的比喻把越窑青瓷的釉色描绘得犹如美女簪花:"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宋人赵德麟有"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的记载。前蜀王王衍的赞美:"金棱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响",则对金棱秘色瓷碗作了生动描述。关于秘色瓷的质地和色泽,清人说是"其色似越器,而清亮过之"。从出土的典型的秘色瓷看,其质地细腻原料的处理精细,多呈灰或浅灰色。胎壁较薄,表面光滑,器型规整,施釉均匀。从釉色来说,五代早期仍以黄为主,滋润光泽,呈半透明状;但青绿的比重较晚唐有所增加。其后便以青绿为主,黄色则不多见。
古人记载颇多,但后人却从未见过实物,究竟什么是秘色瓷,长期以来一直成为陶瓷界悬而未决之迷,自唐以降,宋、元、明、清历代文人对它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观点有两种:
一、庶民不得用,故称"秘色"。《中国陶瓷史•越窑》:"五代十国时,割据两浙、苏南十三州的吴越国王钱氏利用越窑成熟的制瓷技术,采取唐代贡窑的办法,在余姚上林湖一带建立官窑,烧造宫廷用瓷和贡唐、贡晋、贡辽、贡宋等的贡品,因为这些窑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和进贡用瓷,臣庶不得用,故称秘色瓷。"这种看法与宋人对秘色瓷的理解相同。
二、民间相传其烧造工艺、釉料配方秘不示人,故称“秘色瓷"。
作为皇家的御用贡品,它的质量是非常上乘的,它的磁土相当的细腻,胎质比较坚硬,烧成温度高,叩击声音清脆,它工艺非常精湛,特别是它的刻划工具。而且它的外面一般都是刻工,里面划工,就是里面用一种极尖细的竹签或者尖状物进行刻划。那么画成什么图案呢?一般来说都是由双龙、双凤,或者双蝴蝶、双哜鸟组成的团花图案,头尾相对相当的精美,器外一般都是刻成莲瓣纹,就像一般的盘子、碗,一般刻完加上莲瓣纹,就好像一朵盛开的莲花一样,非常的秀美,非常的好看。
从唐代开始才出现的秘色瓷,发展到五代时期秘色瓷已经到顶峰,它外面有刻工,里面有划工,胎比唐代时更薄,釉也比较薄,比较莹润,刻工比较精美。一般器外都是用莲瓣纹进行装饰,器内一般都是头尾相对的动物纹组成团花图案,秘色瓷一般都不开片,不开纹片。因为它烧成温度比较高,叩击起来声音比较清脆,迎光一照呢有时在刻莲瓣纹的地方,还能看得见背面透过来的光。纹饰呢比较丰富,有人物、有动物、有植物,动物,一般都是头尾相对的团花图案,那植物一般都是花鸟、花草之类的,还有人物。
1987年,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了13件瓷器,其形状规整,造型精美,晶莹凝润。釉色有湖绿、青绿、青灰、青黄和淡黄,其中两件为银棱金银平脱鸟纹瓷碗。另有碗5件,盘4件,碟2件。这批瓷器,地宫《物帐碑》有明确的记载:"真身到内后,相次赐到物一百二十件。……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子共六格……"。这是迄今所见惟一能与实物相互印证的有关"秘色"瓷器的记载。清楚说明这批瓷器的来源、件数以及唐人对其称谓。可知秘色瓷至迟在咸通十五年(874年)地宫封闭以前已烧制成功。专家确定,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秘色瓷。
1995年1月,法门寺博物馆在上海召开了"越窑•秘色瓷国际学术讨论会",国际、国内近百名有影响的古陶瓷专家参加了这次会议。此会统一了大家对秘色瓷的初步认识,也引发一系列的争论。从秘色瓷之"秘"的含义到唐代秘色瓷之名的由来;从陆龟蒙"千峰翠色"到法门寺秘色瓷的青绿釉色,分岐颇多。有的认为秘色即"稀见之色",有的认为秘色是恢?quot;香草色",也有的说秘色实为"碧色"。此外,也有人认为秘色就是"神秘的颜色"等。虽然说法不一,但对"秘"字的含义,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指的是釉色,而非工艺或因是贡品之故被称为"秘",从而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认识及看法。
根据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考证,"秘色"应是一种青中泛湖绿的釉色,它是越窑青瓷中极为罕见的一种色调,这种色泽的烧造成功,取决于烧成后期窑炉内还原氧和烧成温度,只有控制还原氧和烧成温度,才能使胎、釉原料中的氧化铁还原为氧化亚铁,赋于瓷器以青绿颜色,釉层才能滋润透明,且有玉的美感。从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我们可以看到,唐代越窑在装烧工艺方面的革新,已取得重大突破。一是使用匣钵,实施"单件烧";二是革新装烧工艺,提高支垫技术。至唐代时,全国各地许多瓷窑装烧瓷坯,仍采用明火叠烧的传统工艺,凡碗、盘、杯等器皿,均按类上下重叠,置于窑室,明火煅烧,因此易出现釉面烟熏、火刺、落沙、粘釉、内心留有支烧痕等缺陷。但上林湖越窑秘瓷烧制时,已采用匣钵,单件装烧,匣钵上下重叠,垫烧秘瓷的支垫,也非常细小均匀。这种装烧工艺,杜绝了明火叠烧的缺陷,提高了瓷器质量,并对唐宋以后的烧制工艺,产生了文泛深刻的影响。
瓷碗外壁的金银平脱装饰图案,是在汉代漆器工艺的基础上,又直接吸收借鉴盛唐时期新兴的"金银平脱"工艺,而创造出的瓷器装饰新工艺。法门寺出土的银棱金银平脱秘色瓷碗,是弥足珍贵的历史瑰宝,是我国陶瓷金彩装饰首创阶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
关于秘色瓷与青瓷的异同,青瓷在坯体上施以青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绿色釉),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我国历代所称的缥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瓷,都是指这种瓷器。唐代越窑、宋代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等,都属于青瓷系统。
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之花”不愧为瓷中之宝,珍奇名贵!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我国历代被称为缥瓷、千峰翠色、艾青、翠青、粉青等都是指青瓷而言。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部门,唐代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美青瓷。
除了越窑外的青瓷享有盛名外,刑窑中的白瓷制作精美,据说“天下无贵贱通行之”,宋代的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都属青瓷窑系。哥窑瓷器的胎色有深灰、浅灰、黑灰和土黄等多种色泽,釉色更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的不同,而以油灰为主。其主要特点是釉面布满龟裂的纹片,通常称之为“开片”。这种由细小裂纹所形成的片纹,大小有别、裂纹颜色的深浅也不一。由于器形的不同和釉料收缩区域的不一样,在器物上造成了外观效果的差异,即由于纹片的交错呈现各种不同的形状:形成所谓细眼者俗称“鱼子纹”;纹片细碎者也叫“百圾碎”;较粗疏的黑色龟裂和细密的黄色裂纹交错着,呈现深浅颜色层次的碎纹,叫做“金丝铁线”。
总之,它们舆底色形成色泽上的对比,深浅相近、条块分明,非常自然贴切。一件器物的周身布满这种碎裂的纹片,它好像隆冬江河中的冰裂变化万千,在艺术上别具一种古朴、自然的天趣,富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外型上就区别于秘色瓷。哥窑瓷器的造型除碗、盆、洗以外,还有各式的瓶、炉、尊等,贯耳炉更是比较多见的器物,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哥窑贯耳炉”可谓哥窑瓷器的代表作。此炉侧影近似长方形,它的外廓线表现为口沿以下向内收缩,而器腹微微外凸,这样一收一凸的器体弧腺显得十分饱满有力;两旁配置的双耳向外扩张,在造型上增强了器物庄重、凝重的效果。加之哥窑瓷器的釉层比较肥厚,更给人以浑厚、稳定的感受。
相关最新消息请关注浙江省御藏阁博物馆官方微信:ycgbwg
武老师:15921225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