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动笔写过什么东西了,尤其是为了吃的!
或许是懒,或许是没有什么触动!
我是一个喝着黄河水长大的,地道的北方人,对于面食有着近乎偏执的热爱!
我在济南生活了一段时间了,济南最有名的大概就是油璇和甜沫了。实话实说,我并不是太爱这些东西。大概是觉得没有什么特色,又不够正宗。在和朋友的聊天中也不止一次的提到过,关于正宗的话题!
正宗,仿佛是一种垄断,对于某种东西或者技术的垄断。我认为正宗的,不应该有品牌,而是字号。老字号,以字为号,这样才够市井,才配得上正宗这样的字眼!春和楼,小肠陈,赵家,耳朵眼,十八街,这样的词听着就舒坦,像是豆汁焦圈就辣咸菜丝般舒坦!像是胡同里叫一声二哥,三大爷一般的舒坦!
正宗,其实也代表着一种挑剔,衡水老白干要用当地的麦子和地下水,奶汤蒲菜一定要大明湖的,臊子面一定要有韭菜,或是兰州清晨的一大一小。所谓挑剔,讲究,也不过如此!
孔子说君子远庖厨,伊尹却说烹小鲜,如治大国。酸甜苦辣咸,五味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用的好五味,才用的好文臣武将,千军万马!
厨房里烹制的不是美食,是上下五千年的传承,与经验积累下来的智慧。此刻,厨之大者,与国之良将并无区别!这也是我迷恋中式厨房的原因!
我不喜欢吃西餐,一是觉得几百块钱一片牛排不值;二是觉得西餐没有人情味。这不是生活,更像是一种形式。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感觉,我接受不了,但并不代表所有人。因为我本身是一个市井的人,背心裤衩大拖鞋就能上街的市井之徒,见了张大娘,李大爷能吊儿郎当的耍几句贫嘴的市井之徒!烫一碗浑酒,几颗茴香豆,嘟囔着多哉乎?不多矣!迂腐寒酸的市井之徒!
我喜欢坐公交,和绿皮火车。因为这种环境我们会看到许多纯粹的朴实。朴实到我会想起老家的邻居们!一节短短的车厢,分明就是一个小的世界!鼾声,脚臭,嘈杂都在朴实的表达这个这个社会最底层的生活状态!
我也喜欢农村的老院子,和落日的余晖。残阳如血,栖鸦归巢,袅袅炊烟绕上枝丫。
有好多东西没法解释,你处心积虑的去寻找,反而找不到的东西,往往就在不经意的回眸间发现!
我曾在杭州寻找片儿川,踏遍了老城区,也寻不见,最后在四眼井的一个小卖部买汽水,掌柜的指引我去一个犄角旮旯的半间门脸。春笋,雪菜,和一撮瘦肉丝,面不筋,却韧。典型的南方碱水面,汤头清淡而鲜美,清的像西湖烟雨,美的像江南佳人。接下来的半天就完全沉浸在这种陶醉和幸福之中!
近来,在外发现一个去处。吃了近一个礼拜,终于吃遍了店里的所有东西。最钟爱的只是一两样,油泼面,肉夹馍,和煮面的汤!
我喜欢吃面,但从没去过陕西,这一直是都是个遗憾。不过我虽没吃过地道的油泼面,但我仍然觉得这里的油泼面是正经的地道!
面一条是一条,不粘不坨,劲道弹牙;醋酸而香,绵柔如酒,酸香清冽,绕舌而行,绵软而悠长。仿佛在舌尖上跃动,仿佛是芭蕾舞的鞋尖,轻轻点在味蕾上,酸的伶俐轻盈!像西北人的性格,精明中透着厚道。
西北的辣子最好,胜过自贡的辣椒。自贡辣椒辣重过香,若是写数字的话,算七分辣,三分香吧。西北的辣椒是最好的,热油一浇,面条便有了灵魂。生辣椒面撒的有薄有厚,薄处被热油的余温煎透,焦香四溢。厚处外香内辣,越往下就越辣!色艳气香味辣,只一勺热油,便免去三浇三煎的繁琐。八分熟两分生,不糊不黑,不苦不焦。
蒜斩成碎粒,不用多,一小勺便足以出彩。面下铺菜,食之,有面有菜,有酸有辣,口感层次分明,五味互不遮掩。说起巧妙,也不过如此吧?唯一的不足就是少了一丝麦香。
这家店有两样称得起正宗二字,一是油泼面一是肉夹馍。
面饼金黄偏重,略有淡淡的焦色,外酥里嫩。用刀片开,似散不散,大概是以刀尖,侧着身往里探着剌开的。肥肉入口即化,化成一汪油,却又不腻,反而带着一丝丝茴香的香气。唯独瘦肉做的不算太好,缺了一分筋骨。肉的丝与丝之间浸饱了卤汤,浓重而靓丽。蜡汁,大概就是这么种状态。倘或,时辰再短一些,赋予瘦肉一些筋骨,但怕的是肥肉失掉了这种糯感。方寸进退之间,不是固执,而是对味道,口感的极致追求。
一入口,牙尖触到表皮,就是一阵酥脆,一阵焦香。再往里,不是孱弱无力,也不是劲道,这是一种奇妙到无法言喻的口感,一丝一毫,力道拿捏的如此准确,像是咬在云朵上的感觉!
陕西人懂面食,也懂得黄土高原,更懂得凛冽的狂风,从这千沟万壑中吹出的黄土的滋味。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共吼秦腔!
这一声声吼,喊得地动山摇,喊得山崩地裂,喊得尘沙滚滚,喊得西风烈烈,浊浪涛涛,喊得胸怀激荡,热泪婆娑。
我想,这一只老碗,盛得下油泼面,盛得下肉夹馍,却装不尽八百里黄土高坡,和五千年的西风黄沙!
而此刻的我,托尼老师给我推着头,我却惦记着对门王狗剩的炸豆腐配虾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