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斋藤孝的《学会学习》——从认知自我到高效学习一书被很多人推荐,书评也比比皆是。有从本书的结构出发,谈认知自我和高效学习的关系的,有从内容方面解读不同名人的学习方法的,还有提炼出英语学习诀窍的。评论也因人而异,有人说这本书解救自己于水火之中的,也有人说这本书只是一些常见方法的罗列,实践指导性不强。
今天,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因为看过不少关于这本书的书评推荐,具体内容在这里就不多赘述了。我想从内驱力方面谈谈这本书对自己带来影响的地方。
一、什么是内驱力
关于内驱力,瑞士著名哲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荣格,将其与集体无意识联系起来,他始终强调集体无意识是建立在集体观念的基础上的,并以“生命驱力”为前提。其实内驱力就是个体在环境和自我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具有驱动效应的,给个体以积极暗示的生物信号。
内驱力是能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内部力量。与它相对应的概念是诱因。内驱力存在于机体内部,诱因存在于机体的外部。同样的环境和机制,为什么有的人不断超越自我,成就辉煌;有的人却原地踏步,甚至退化被淘汰?有一条流传甚广的生活哲学可以说明: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乃压力,从内破壳曰成长。
所以,实现个体成长的内因和决定性因素是内驱力,而外部环境、人际关系等外部因素只是在内驱力基础上施加正向或负向作用的诱因。《学会学习》这本书其实是建立在充分认识自己,找到自己学习内驱力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让学习成为自己的需求,让学习真正为我所用。
二、内驱力与高效学习的关系
斋藤孝在《学会学习》中指出,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坚持——突破”。而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一定是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认知潜能的,这需要配合自己的节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每个人天性使然,不可能对所有领域都有兴趣,都有优势,真正适合自己的,绝不会让你感到痛苦,也更容易持之以恒。
当个体想理解要掌握的知识、要阐明与解决问题时所产生的以求知为目标的动机因素,就是一种认知上的内驱力。它在有意义的学习中是一种最重要的和最稳定的动机。这种动机指向学习任务本身,满足它的“奖励”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因而又被称为内部动机。它可以使人们对获得有价值的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不是让他们为各种外来的奖励所左右。认知内驱力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互惠的,它对学习起推动作用,学习的成果又会转而增强内驱力。
三、如何寻找内驱力
《学会学习》一书中,列举了十六位名人的学习方法,他们在不断认识自我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内驱力,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下面,列举几位名人寻找内驱力从而实现更好的学习的方法。
(一)歌德的“限定法”
歌德认为“人们都希望能同时掌握多种能力,这听起来不错,但人类天生没有这个本领。所以我们必须让自己成为一个领域中的特别存在。”
眼观六路,行为专一。作为个体行动的时候,要学会限定一个方向,让自己在这条路上与众不同。也就是说,寻找内驱力要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清楚自己的内心需求,而不是人云亦云,追世俗,随大流。只有找到自己真正的需求,才能有动力一直朝这个方向钻研下去,深拓深挖,成就自己。
(二)谢里曼“追求冒险学习法”
谢里曼站在与考古学家完全不同的角度上,用外行人的视角对遗迹的发掘进行探索。他大胆、人性、狂热,有着坚定的信仰,并不只是空想,而是赋予实际行动,最终,这个半路成家,自成一派的人将外人看来不可能的梦想变为了现实。
所以,寻找内驱力是一个对内心坚持的东西有狂热的信仰,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它需要笃定、自信,并有强大的内心不受外界负面信息的干扰,朝着既定目标努力,最终实现梦想。
(三)佐伯佑三的“激情点燃法”
佐伯佑三经常思考什么样的主题最能触动自己,找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如果搞不清楚擅长表达的是什么,是绝不可能成名的。他为了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从不蜷缩在自己狭小的世界,不断尝试,拿出勇气,不断否定,寻找,再否定,再寻找。
不害怕外界的刺激,不躲在自己狭小的世界里,而是勇敢的去尝试,才能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和擅长的。不甘于现状,才能蜕变重生。
(四)村上春树的“体能强化法”
村上春树为了能够有一个好的身心持久的写作,他坚持跑马拉松。在了解自己性格、身体特点的前提下不断进行锻炼,设置好节奏,坚持下去,循序渐进,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他学习诱导自己的身体与心理,增强持久力,给予自我良好的心理暗示,在备感压力时能够用精神控制法消化不愉快的经历,把负能量变为自身力量。
他用最简单又直接的物理方法感知最深处的自己,找到自己内心最真实的需求,直面内心涌现出来的真实想法,最终长久的坚持下去获得成功。
四、关于内驱力的认识应避免陷入几个误区
(一)理想大于现实
很多人认为内驱力就是什么也不做空想出来的,其实不然。有人将内驱力看作内心深处潜藏的理想,为了理想可以什么都舍弃,一心一意去追求。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也不现实。试想,连温饱都保证不了的人怎么去实现处处都需要用钱的事业呢?所以,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生存,后发展。
怀揣梦想,事业有成,有能够支配的足够资本,才更有可能将梦想转变为现实。
(二)成功是衡量内驱力的唯一标准
激发“内驱力”,并不意味着总是成功,或立显成效,但它必定是一种成长。在寻找内驱力的过程中,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有一种植物——“毛竹”,在它生命里的最初5年几乎没有明显的生长痕迹,但5年后会以每天近1米的速度急速生长,6周内能长到20多米高。用5年的时间壮大根系,最终创造了生长奇迹。所以,不要急于求成,追求眼前的成功,而是要用由内向外的力量,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去实现成长。
(三)内驱力是恒定不变的
我们在每一个阶段都会有成长的不同需求,内驱力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每一个感到困惑、沮丧、停滞的阶段重新回归内心,进一步深入了解自己,思考自己的性格特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到符合每个成长阶段的“内驱力”,才能创造前所未有的、与众不同的自我。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