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个举世(当然不包括男同胞们)欢度的节日——三、八国际妇女节。
我总觉得这个节日名字不大好听,你看啊,既然是半边天的节日,怎么也得起个动听点的名字吧,比如“毓贤节”之类婉约的,亦或是“女权主义日”此类大气豪放的。当然我这个虽然也不怎么样,但总比“妇女”这个词听得顺耳啊!况且,都跟国际接轨了,弄的好像全世界的女性都得在这一天正视自己是个妇女这一残酷事实,要顾家、顾孩子,怪有负担的。
然而,无知如我,尽管我特别讨厌使用“妇女”这个词,主要原因大约是从小到大总是听到女生被不怀好意的淘气男生恶劣地称之为“三八”“死三八”“三八妇女”之类,我觉得这个词简直就是对我们女性的侮辱。然而,当我专门查过词典后我才知道,其实本姑娘早在十八岁那一年就已经是个妇女了。(哭)
这就是汉字演变的一个无奈——活生生把一个中性词变成了一个准贬义词。
我身边有不少阿姨辈儿的人。她们大多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下了班直奔市场和菜贩子讨价还价;接了孩子监督写作业兼职哄孩子打孩子给孩子开家长会;老公回到家一桌子不热不凉刚刚好的饭菜已经摆在桌上;几年都不见得出去应酬一次,好不容易和自己的朋友、同学聚聚会还不时地看看表担心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平日省吃俭用很少给自己买个什么却把家庭成员每一个人都张罗了个全乎……
她们的确是标准的“妇女”,如此说来,这个词就不应该被人们歧视,歪解为贬义词。它因为这么多优秀可爱的三十、四十、五十岁的女性而变的生动具象。这个词不再是两个干巴巴的毫无生趣的字的组合,而是一群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怀的伟大女性的代表。
当然,我们尊敬这样的人,但是我们却绝不能把上述的种种当作生活的全部。前一段时间不是很流行“仪式感”这个词吗?我觉得挺有道理的。
你说,咱们这一辈子这么多个日子,如果没有日历会怎样?那我们就好像每天都在过着重复的生活,没有明天,看不到未来。
有一部美国喜剧电影《土拨鼠日》(又译为《偷天陷阱》),讲述了一个生活一成不变、无趣且没有什么交际的家伙在一次采访时发现小镇每一天都是完全一样的重复昨天,而且只有他知道这件事。
他开始很开心,因为无论他做错了什么,造成了怎样的不良影响第二天他都会安然醒来,继续重复头一天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他开始厌倦了这种机械的重复,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办法让自己喜欢的女生爱上自己——因为第二天又会重新来过(跟《初恋五十次》桥段有点相似啊,但貌似这个更可怕)。他几近崩溃,连自杀后的第二天自己都会完好无损地再次出现。于是他开始好好改善人际关系,努力学习新的技能,最终和镇上的每一个人都相识并有了快乐的故事,同时抱得美人归。结局是可怕的重复日终于结束了,所有人开始了新的生活。
电影总会带着夸张去放大一个事件或问题,但是我们却又不得不佩服编剧和导演的细致,因为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情况的确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只是我们可能一直以来都陷在当时的环境中,没有意识无法自拔。
所以,当看过这部电影之后,就会有一种庆幸:幸亏我的生活还不至于如此机械重复。
但是,你仔细想想你每日的所做,不都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吗?
那么,这样想来,我们就该感谢创造了日历的先人,是他们让我们记录下了每一天中值得回忆的内容,让我们在辛苦讨生活的过程中有了精神支柱、有了奔头儿。
你应该不会忘记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是怎样的兴奋激动;不会忘记分手的那一段晦暗难堪;不会忘记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年终大奖时的喜悦;不会忘记在孩子婚礼现场的老泪纵横。
你也应该会为了结婚纪念日而认真维护好自己的家庭;应该会为了老爸老妈的生日而努力工作多多赚钱;应该会为了几个月后出生的小生命而拼命学习怎么当好一个老爸或辣妈;应该会为了即将到来的间隔年而充分规划形成。
生命因为有了回忆才充满甜蜜,生命因为有了期许才斗志昂扬。
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我特别希望每一个坚强的女性都可以以一种独立的骄傲姿态告诉所有人,这是我的节日,我想按照我的想法去过。
我也特别希望每一个善良的女性都可以怀揣着勇敢无畏的精神告诉所有人,不管今天是不是我的节日,我都想按照我的想法去生活,痛痛快快地来过,潇潇洒洒地留下痕迹。
长按下图可以关注我哦,愿你在自己的世界里活成一个可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