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需求到产品,产品经理需要完成这三个阶段的重要工作:挖掘动机、定义需求、产品设计,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对应的相关事项。
在互联网这个行业,或者说在产品经理眼里,什么是需求呢?打个比方,你认为以下算是需求么?
我想吃饭、妈妈老了、我有一块钱、我能买一套房子
Emm……笔者认为它们都算需求,只是深浅不同。
简单说来,问题即为需求。
可见,产品经理就是解决“问题”的。问题即为需求,产品最终就是要解决问题的。
需求,即为需要和求得。是提出者的一个想法和希望。需求是否合理,是需要考虑提出需求一方与提供需求一方,二者的契合点是否合理。契合点太多,抑或是契合点太少,均不可完成需求的定义。也就是说分析需求,提出这契合点才是最关键的因素。需求定义产生偏差,后续工作都会迷失方向,事倍功半。
由此可见,理解需求,找准动机的前提,是要求产品经理能够吃透行业,并且全面理解业务的。产品经理如果不了解业务,其他都是空吹,所以请用心学习业务,扎根下去。假设你已经是有业务理解力的产品经理了,面对需求是如何分析呢?
譬如上面所诉案例,从挖掘需求的角度我们来分析,结果可能是这样:
我想吃饭:吃什么?多少钱?在哪儿吃?
妈妈老了:有什么需要?我们能帮助他们什么?
我有一块钱:能做什么?能买什么?
我能买一套房子:能什么样的房子?
所以从需求到产品,产品经理需要完成三个重要工作,就可以定义为:挖掘动机-定义需求-产品设计。
挖掘动机
「挖需求」通常含四个步骤:市场调研+行业分析、竞品分析、用户地图勾勒、业务流程梳理。具体工作和内容可参考如下脑图:
「挖需求」又包含两个方法:综合分析法、专项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从直接竞品上找到自己产品的切入点;从间接竞品上分析自己产品的机会点。
专项分析法:针对某功能,做产品体验,找到解决方案和差异点;根据业务需求,从产品上找到机会点,达到探索性分析的目标;或者是由运营策略进行驱动,实现用户群精细化分析及数据挖掘。
专项分析,挖掘需求,是目前大多数产品需求的来源方式之一。促使产品经理使用专项分析法分析需求的缘由通常有以下四个方面:
业务探索需要:公司战略布局 / 业务方向调整
运营数据分析: 销售漏斗分析 / 转化率分析
用户使用反馈:线上反馈渠道 / 线下用户访谈
产品自发探索:交互设计团队建议 / 产品经理自发
定义需求
「定义」需求通常含三个方面:锁定目标用户、拆分线上/线下功能、提供解决方案
首先还原现有业务流程,流程回答一个问题:“谁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确定用户及对应的工作梳理无误之后,接着抽象角色及角色所需功能。这个抽象的过程,需要解决两方面问题:
第一,角色及角色的职责是否唯一,如果不唯一,则产品经理就需要想办法融合角色使其唯一;
第二,角色与角色之间,如何协作?那些工作可以从线下迁移到线上,从而达到提效的目标。
抽象完角色及角色所需功能之后,便可以开始寻找现有业务流程中不合理的点,并且用互联网的思路决解之。这个想出解决方法的过程就等于产品设计,最终合理的解决方法即为产品。
产品设计过程中,全新创作的产品功能则为「创新」。当然我们知道真正做到创新非常难,因此能符合当前业务需求,并合理优化现有流程,从最小点切入就已经是产品经理能做好产品的开始了。
举例说明
案例一:在线教育平台
教育行业的需求,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内容」、「服务」。如果需求是以结果为导向,则需要产品提供的核心则是「优质内容」,毕竟教育领域内容胜过一切虚无的系统。如果需求是以「效率」为导向,那么产品提供高效服务,为教育过程本身提供辅助则是产品设计的核心。
所以,基于以上两方面的需求而提炼出的互联网产品有:
1)家教辅导:课程、教材、教辅、学习资料
2)硬件+内容:利用PC、手机、iPad、VR/AR、电视机顶盒实现内容迁移
3)平台合作:基于大数据完成内容标准化
案例二:物流交易平台
物流行业的需求,大致分为两个方面「效率」、「服务」。如果需求是以效率为导向,那么产品的核心则是为上游提供高效的货运服务,为下游提供快速的付费方式。如果需求是以服务为导向,那么产品的核心则是为用户提供一套完善的解决方案,并利用过程的创新设计提供增益的卖点。
所以,基于以上两方面的需求而提炼出的互联网产品有:
1)运力管理:基于TMS系统的车队及车辆管理与精细化运营,提供SOP方案及标准
2)交易赋能:撮合买卖双方,在平台进行担保交易,购买车后服务并由平台进行监控
3)客户服务:提供运力组织及管理,金融贷款、交易闭环等全套解决方案
总结
需求分析是做好产品的第一步。需要如果分析不到位,就等于我们去餐厅点错餐。无论怎样结果都不会是愉快的。所以,需求「挖」不好就会成为地雷。
作为好的产品经理,深入业务,了解更多能够辅助你判断需求的事情都要勤做,用心做。「挖」好需求,才是做好产品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