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根据这个材料,写一篇文章,800字左右,题目自拟。
贤者之心与普通人
来自孟子的千年训诫,至今凌厉人心,令现代人冷汗涔涔,如芒在背。
“是心”何心?孟子告诉我们:当生与义不可兼得时,应舍生取义。
“生”又是什么?
是生命,为道义而断然舍弃生命。胡适、文天祥的英雄传奇,如烈火闪电般的死亡,撕碎时代的壁垒,震撼千年。
也是生活,为道义而默然抛却生活,进入新的人生轨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较前者为可贵。托尔斯泰、苏武的断崖式人生,也震撼千年。
但这些特例其实并不如我们以为得那么非同寻常,孟子早已指出,舍生取义之心,“人皆有之”。
为什么说“人皆有之”?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难道也是普通人能够企及的?
是的,确实如此。孟老夫子说过,人性本善,是所有人精神世界的原点。我们道德伦理的大厦,就是在人类“善”的本性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而成的。因此,在每个人的价值观中,必然存在一个紧紧维系在抽象本性原点上的现实寄托。它未必是孟子的“义”,却都是自认为的“善”。它可能是高尚的理想;也可以是至死不渝的爱恋;或者只是粗鄙的“要面子”“争口气”;甚至是要钱而已。每个人总有那么一两件被自己视为无可舍弃的东西,比生命和一切的生活习惯都重要。当这件东西和“生”相矛盾时,真的是人人都可以舍生而取之。
既然这么说,那又为什么只有贤者“能勿丧”呢?或者说,普通人怎样才能做到像贤者那样?
我们已经知道,每个人都总有那么一两件无可舍弃的东西。但这些珍贵于生的追求又有着高下之分。其“要面子”“争口气”之流,虽然也有气血之勇,但究竟平庸。又因其平庸,故而也不容易长久,随着年老力衰,很有可能被岁月的磨砺消弭殆尽。贤者与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他们为之舍弃“生”的对象,绝非平庸,他们知道,只有那些高尚者,能够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清晰地刻在人的意识里的,留驻于汗青史册的,真正达到了“义”的境界的追求,才能在剧烈变化的人类世代中,牢牢占据着价值观的顶峰。
原来,贤者之所以能“勿丧”,并非贤者有多勇敢;有多热血,而是因为贤者们足够睿智与冷静。他们知道,只有清晰地将自己的“生”与“义”联系在一起,远离庸俗,才能真正保持住可贵的“心”。
至于我们普通人,在不失其“心”之前,先好好学会“舍生取义”这篇文章吧。至少,我们心里会有一个引领我们远离世俗,回归自心的可能性了。
后记
材料很短,抓住有限的线索,连续发问,形成层层深入的思考,是本文主要示范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写作上,我们习惯称之为“问题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