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以土地为本,“争地边子”是农村最容易产生矛盾的缘起,最常见的就是种庄稼种得离地垧沟太近,或者谁家房子地基下得不留滴沿水,或者地邻居在某处栽了树,影响了庄稼的生长,损害到了利益,于是心生不满,龃龉几句,有时还会上升到吵架,打架,甚至长期操蛋的冷战。
比邻而居,牙错咬腮,相互剐着蹭着的情况难免,因此,多数情况下,邻里之间都会相谅相让,比如机器耩地耩过了边,耩到谁地里谁收了就是,相互说句客套话,一笑而过。发生纠纷,多数因为一方不怎么讲理,于是你错我也错,互不相让,最终矛盾升级。
遇到矛盾升级的情况,在我们老家农村,一般请个中间人调解一下,问题也不解决了,解决不了,就得逐级调解了,先是村里,然后镇政策、县政府,多数情况下“争地边子”问题不会上升到这个层次。
上述情况属于土地经营侵权纠纷,较易化解,另外的几种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土地所有权、继承权、使用权一旦产生纠纷就较难化解了,如宅基地权属纠纷,土地收益分配等,所涉及的利益较深较大,常规调解一般较难达成满意结果,就需要按程序来处理了。
首先需要进行调解。
人民内部矛盾,能化解就化解,不必先走法律程序,而且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经营性纠纷,所有权属纠纷、侵权纠纷一般需先经由三级人民政府调解,实在调解不了,方可上诉到人民法院,由法律解决。
因此要注意,土地纠纷一般先由三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调解,否则法院不予受理。
其次,法律判决。
上述三级人民政府调解不成的情况下,可上述至人民法院,土地侵权纠纷也可以不经过调解,直接上述至人民法院,由法院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调查取证,最后给出判决结果,对法院判决结果存有异议,可申请行政复议,或上述至上一级人民法院。
上面所说,是不同土地纠纷情况下,不同的处理方法,但个人建议,双方最好能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通过调解化解纠纷,尽可能不要走到法律层面。
您认为呢?欢迎留言评论,一起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乡村滋味感谢您的关注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