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离开我已有六年了,这六年里时不时的会想起我的父亲,每次想起,都会有各种五味杂陈的感觉,年轻的时候对父亲有太多的不理解和抱怨,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似乎对父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了解,尤其在父亲离开以后,才真正感觉至亲的人离开自己后内心的那种苦楚和无奈,真正有了一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切感受。
二零二三年开始,也许是自己已人到中年,有了一些生活阅历,深切的感受过人间的人情冷暖。内心似乎总有一个声音在对我说,你可以对你父亲的生平做一次系统的梳理,去理解和感受你父亲在他那个时代生活中碰到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从父亲一生的生命轨迹中找到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教训。也对自己曾生活过的土地做一次怀念,给自己和自己的下一代留下真实的记忆记录。
父亲是一位非常普通的农民,生活中绝大多数都是和他一样的普通人,如今他已离开了这个世界,除了我知道父亲的生平点滴,也许再也少有人会想到他,知道他的生平经历,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曾经在中国西北这片热土上努力奋斗过,生活过,开心过,痛苦过……对他来说也曾有过轰轰烈烈的青春岁月,就如同每一平凡的普通人。
从小到大,我曾无数次思考过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一个人命运?相信这也是很多人曾经或正在思考的一个问题。直到现在,其实我还是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只是比年少的时候多了一些思考和理解。任何一个人都脱离不了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给他打上的烙印,在时代红流面前,每一个人都只是一粒尘埃。还有这个人出生,成长和生活的地域,周围的大环境对他的成长,工作,生活都会带来直接影响,对他的生活习性,工作事业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再就是一个人出生的原生家庭,父母的认知水平,教育方式,对这个人的行为方式,性格习惯都会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对一个人命运已经起了一半以上的决定作用。
父亲出生在 1951 年,那是一个新中国刚刚起步、百业待兴的时代。资源的匮乏和生活的艰难是那个时代人们共同面临的挑战,教育资源的稀缺和落后更是让父亲的求学之路早早中断,仅读完小学三年级,他便不得不踏入社会,开始为生活奔波。
父亲成长的地域,是一片广袤而又充满激情的土地。那里的山山水水滋养着人们的心灵,也塑造了他们坚韧而朴实的性格。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勤劳善良,邻里之间相互扶持,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父亲也不例外,他自幼便在这片土地上劳作,学会了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
在父亲漫长而又坎坷的人生旅程中,工作经历丰富多样且充满艰辛。年轻时,父亲怀着对军旅生活的向往,毅然投身野战军部队。在部队的四年里,他刻苦训练,严守纪律,不仅锻炼出了强健的体魄,更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强烈的责任感。这段军旅生涯成为了他人生中宝贵的财富,为他日后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年的当兵时光,那是他青春岁月里的一抹亮色。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提干的机会从他指尖溜走,复员后的生活也并未一帆风顺。在享受了几年短暂幸福而又甜蜜的婚姻生活后,不到三十岁,他便经历了人生中最为沉重的打击,媳妇、女儿以及双胞胎孩子相继离世,这一连串的悲剧,如同无情的暴风雨,几乎将他的世界摧毁。
但父亲并没有被命运击倒,他带着伤痛与坚韧,重新踏上了生活的征程。他走进了小峡煤矿,开始了他在小峡煤矿的工作生涯。煤矿的工作环境极其艰苦和危险,昏暗的巷道、弥漫的粉尘、嘈杂的机器声,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工人们的身心。然而,父亲从未抱怨过,他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劳作。有一次,矿井中发生了事故,为了营救被困的工友,父亲毫不犹豫地冲在了最前面。在救援过程中,他的右手三指不幸被风机打断,但他强忍着剧痛,坚持完成了救援任务。这次受伤虽然给他的身体带来了终身残疾,但也让他成为了工友们心目中的英雄,他的勇敢和无私赢得了大家的敬重。
离开小峡煤矿后,太多的生命之重都发生在了父亲一个人身上,父亲并没有被命运打倒,他又辗转来到了茫崖,加入了淘金的队伍。茫崖的环境恶劣,气候干燥寒冷,风沙肆虐,几近于无人区,但父亲依然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在淘金的日子里,他每天起早贪黑,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寻找着财富的希望。尽管收获并不丰厚,甚至有生命危险,因为淘金的地方他进去后才发现属于国家三不管地带,但这段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也让他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之后,父亲又在制砖厂工作过。砖厂的工作同样辛苦,高温、繁重的体力劳动以及简陋的工作环境,对他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但父亲从不偷懒,他总是尽心尽力地完成每一项任务,用自己的汗水换取微薄的收入,以维持家里的开销和史存玉学费。
回到村里后,父亲并没有停歇下来。他一边种地,辛勤耕耘着家里的那几亩薄田,期待着每年能有一个好收成;一边还做起了贩卖鸡蛋和水果的小生意。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去农户家里收购鸡蛋,然后再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地叫卖。
再后来的一段时间,也为了想多挣钱,做起了贩卖牲口的生意,为了收购到价格合适的牲口,他要走很远的路,风餐露宿,他就是再辛苦,也只是为了能撑起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即便这样,他还是挣不到更多的钱,始终为生计发愁,甚至后半生大多处于穷困潦倒的状态。
在史存玉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到广东工作后,年近五十的父亲,同样为了生活前往西宁市。在西宁,他先后从事了多种工作。他伺候过病重的大爹(父亲的哥哥),用自己的细心和耐心给予大爹无微不至的关怀;他在三旗小学当过门卫,每天认真地守护着校园的安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成为了他工作中的一抹亮色;他还看过工地大门,无论白天黑夜,他都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他还在养藏獒的基地做过饲养员,最后一个人年过六十岁,还一个人村里种地,尝尽了社会底层的各种心酸和不容易。
时代的浪潮不断冲击着父亲的生活,地域的局限也曾束缚过他的脚步,家庭的变故给他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加上身体受到伤害,父亲几乎被生活的磨难打倒在地,他很多次绝望过,无助过,痛哭过,虽然对他的命运和性情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但父亲始终没有被这些磨难所击倒。在生活的道路上坚定地前行。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孤独的一生,是与命运抗争的一生。
父亲也是一个有很多缺点的人,正是这些缺点让他错失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两次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一方面他文化程度低,认知低,在关键的时刻没有长辈指点和带引,所以在面临人生重大抉择的时候不能做出最佳的选择。另外他脾气急躁,碰到事情不能冷静应对,事后很少反思和总结。再就是运气也不好,很多事情偏偏就发生在了他的身上,一切的一切让他的行为,性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是生活对一个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客观的讲,父亲在年轻的时候其实非常聪明,是悟性很高非常有能力的一个人,然而因为各种原因前半生错失了宝贵了机会,逐渐的对自己和自己的人生丧失了信心,直接破罐子破摔,导致慢慢地陷入了一个漩涡,当身处漩涡后纵使再有能力的人,也不得不在五斗米前折腰,逐渐的丧失了自信,让自己越来越孤独,最后孤独终老!
也许很多人会说出很多话来,甚至还会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本身也有一定道理,但当丧妻,丧女,丧父,失业,身体残疾这一系列的事情都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过能如何应对?我并不想辩护什么,只是看一个人的命运到底和什么有关?因为其实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有过很多高光时刻,都曾雄心万丈,都曾想大干一场,拥有一个成功而又幸福的人生。
如今,我试图将残存的一些点滴记忆变成文字,父亲更多精彩的人生经历也许我并不知晓,也没有机会知晓,只能尽量将一些主要的事件回忆,想办法连成父亲一生的轨迹线索,最后用文字记录下父亲的一生,不仅仅是为了缅怀他,更是为了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汲取力量,汲取教训。他的坚韧、他的善良、他的痛苦,他的孤独,他的无奈和无助,都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我希望通过这些文字,来客观展示一个非常普通的五零后“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而又极其普通又平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