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所阅读的一小部分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向前看,是出路”这一章。
动物活在世上,所追求的东西很简单,吃饱饭就可以。但是人作为与大猩猩基因有99%相似的生物,却复杂很多。人会有感情,会有欲望,会有社会,但是本质上来说,人的追求也很简单,那就是幸福。
人们有很多举措想要得到幸福,有些很疯狂,有些看起来很没道理,有些会损害身体。
比如买一个不那么有使用价值的皮包,幸福会短暂的出现,因为你买了一个很昂贵的东西,可以发朋友圈炫耀,别人可能觉得你很有钱。但是等过了一段时间,皮包的新鲜感过去了,再看到它的时候好像就没什么幸福了。于是,有些人就会任由自己的欲望膨胀,买更大的房子,买更好的车......
有比如说,有人会认为吸毒是一种快乐。因为毒品会短暂的让人忘记痛苦,进入一种幻想的美好中。但这样对于肾经的麻逼同样短暂,当它消失不见的时候,人们就会吸入更多毒品,最后把身体搞垮。
又有些人信奉宗教,认为人死了会上天堂,这其实也是一种形式对于幸福的追求。本质上来说,这些人认为上了天堂就是快乐的。如果带了天堂,人就会天天受苦,要不停的劳作,那么自然没有人想要上天堂,就如没有人想要下地狱一样。
很多这些例子都可以证明,想要追求幸福,向外是不可靠的。有些外在可以带来短暂的幸福,但也只是短暂的。而且外在的幸福绝大部分取决于环境,而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个体是不能改变环境的。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在贫民窟出生的人就一辈子幸福不了喽?显然不是的。
所以不妨换一种思路。当我们用语言和别人交谈,用肢体感受自然,用思想俯瞰世界的时候,是机体在自己“做”吗?其实是你的心在感受这一切,眼睛只是让你看到了一篇山林中的所有物体,但是真正让你感觉震撼的,并不是那个物体本身,而是一颗心对于物体的感知。
很多人在像外求幸福,但是求不到,是由于这个方向错了。因该向内求,因为幸福本身,是发生在内在,而非外在的。那又是为何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呢?
如果说真的有造物主的话,那么人在被“创造”之前,应该是与自然合一的,人就是自然,自然就是人,这个时候,心与自然完全融合。但是一旦人类降生,就会开始有了对事物的各种评判,就会产生意识,有了善恶美丑之分。在我们与俗世的交往之中,那颗降生前本来纤尘不染的心,就被一点点蒙上了灰,变得麻木不仁。
这个时候,面对那些微妙的美好,心自然就感受不到。大多数人忙于上班,没有时间停下来欣赏一下落日,感受一阵微风,体会一根小草。向内感受世界的大门关上了,人们就转而像外求。
面对世间的尘土,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但是我们能做的,是让心不被蒙上。于是想内求,不再是一个望而生畏的目标,而是一个位于一段台阶之间的改变,这段台阶,就是“磨镜”,或者说“磨心”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