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的这首小诗《问刘十九》虽已问世千年,但在这千年之中,每当彤云密布、大雪纷飞之时,都会让读者吟之口齿噙香,丝丝温暖和感动浮上心头。
许多年前的一个冬天,也是大诗人白居易,写下诗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感叹被褥冰凉、大雪压断了竹子,可见天气之冷。严寒的冬季,暖和的房子无疑是最好的保暖方式。
火炉取暖
古时,壁炉、火墙等都是不错的保温方式。人们把房屋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墙下挖有火道,火道尽头有气孔能排出烟气,添火的炭口在房屋廊檐下,炭火烧起来后,热量可以顺着夹墙传递到整个房屋,这种夹墙就叫“火墙”。
越是往北,冬季一般越是寒冷漫长,“火炕”成了抵抗严寒的好方法。炕都有灶口和烟口,分别用于烧火供暖和排烟。在中国北方,炕的灶口多半与灶台相连,烧柴做饭时顺便取暖。
宫廷的取暖设施更讲究。例如西汉时宫廷中有一座温室殿,殿内设有各种保暖设施。《西京杂记》记载:“温室殿以花椒和泥涂壁,壁面披挂锦绣,以香桂为主,设火齐云母屏风……”
那时,皇后居住的宫殿叫“椒房殿”,是用花椒和泥的混合物作为刷涂墙壁的材料,不仅可以取其温度,而且还有似有若无的香气。
如果实在没条件,古人就尽可能利用温暖的阳光,盖房时会选择“坐北朝南”的方位,让暖和的阳光照进屋内;然后,再在屋顶铺上竹质顶棚或其他材质的“楼板”,既防尘又御寒。
在注意衣着保暖的同时,人们手边也会有各种堪称“御寒神器”的小物件,比如“汤婆子”、手炉、足炉等等。此外,有条件的人家多使用人工烧成的木炭取暖,贵族之家更讲究一些。
苏轼曾赠给一位老人“暖脚铜缶”,还写信告知使用方法:灌满热汤、塞好注水口,裹上布单,晚上睡觉十分暖和。从功效来看,很有点现今热水袋的意思。
如果担心不够暖,那么可以考虑下火炉或熏笼。熏笼的形状大小不一:大的可达数百斤;小的可以提起来,讲究的人家,会在上面雕刻精美的花纹,相当有艺术感。
手炉更是堪称古代“暖宝宝”,能随身携带,又有“袖炉”、“捧炉”的雅称;有手炉,自然也有足炉,顾名思义,这是用来暖脚的。还有人利用“熏炉”来调节室温,顺带往里边放点香料,取暖之余满室生香,一举两得。
其实,古人没有暖气和各种先进御寒措施,但他们结合实际生活,发明出不少物品来解决取暖问题,不少设计一直延用到现在。
不过古时的天气,可比现在冷得多,每当朔风涌动,冰冻三尺之时,无论贫贱富贵之人,首先想到的,当然不是诗意的品味西风,而是得先想办法解决冬天取暖的大问题。富贵人家的取暖方式有很多,比如上文所举白居易诗中的小火炉就是其中一种。火炉取暖是较早进入中国人视野的一种取暖方式。
按用途分,火炉又可分为手炉、足炉、熏炉等。手炉是专用来暖手的小火炉,一般雕琢精美,样式繁多,里边放火炭(多为木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有的甚至还可放在袖子里暖手,故被称为“暖手炉”“火笼”。
达官贵妇到了冬日,手上会笼一只小火炉来取暖。《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虽然秉性要强,年纪轻轻就成主政荣国府,但她的身体不太好,在冬日她出场时,往往会手里捧一只小火炉取暖。电视剧《甄嬛传》中,深宫中的年轻贵妇们,在冬季也大都捧一只火炉取暖。
清代诗人张劭曾作诗赞美手炉说:“松灰笼暖袖先知,银叶香飘篆一丝。顶伴梅花平出网,展环竹节卧生枝。纵使诗家寒到骨,阳春腕底已生姿。”
古代富贵人家在冬日还往往使用熏炉。熏炉是用陶土或铜铁制成的贮火器具,宫里使用的一般为铜质,做工精致;民间多用陶土、铁制作。熏炉又被称为“暖炉”“红炉”,专门用来供室内使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还把熏炉称为“别春炉”,并写诗说:“暖阁春初入,温炉兴渐阑。晚风犹冷在,夜火且留看。独宿相依久,多情欲别难。谁能共天语,长遣四时寒。”
此外,火炉中还有足炉一种,专用来捂脚。足炉要比手炉大一些,是用锡或铜制成的一种扁瓶子,里面灌热水(是暖水袋的前身),主要用来暖足,既可随身携带,也能放入被窝中。此炉又称为“脚婆”“汤媪”。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还把“足炉”作为礼品送给好友杨君素:“送暖脚铜缶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塞其口,仍以布单衾裹之,可以达旦不冷。”明代文人瞿佑曾专门为“足炉”写了一首诗,其中有 “困倚蒲团罢煮汤,一团和气有商量。生来不作闲云雨,老去偏多热肺肠”的句子。
除了火炉外,宫廷中还出现了“温调房”。东汉科学家张衡《西京赋》中有“朝堂承东,温调延北”一语,其中的“温调”,说的就是这种温调房。皇家的温调房空间一般被称为“温调殿”。冬天,温调殿是皇帝、太后、皇后和妃嫔所居之地,也是皇帝与核心臣僚议事和接待重要来宾的场所。
晒太阳
以上所说的,大都是富贵人家取暖猫冬的方式,那么穷人用什么方式来取暖度过漫漫冬日呢?穷人的取暖方式其实也很丰富,第一当然就是纯天然无污染的方式——晒太阳。趁着天气晴好,三五成群聚在街上边聊天边取暖。只是这种方式对于南方的穷苦人也许是可以糊弄过冬天去的(当然后遗症很多,比如冻伤手、脚等),但对于北方人来说,仅凭这种纯天然方式显然无法度过既漫长又严酷的冬天。这时就需要其他的方式来辅助取暖,比如若家里略有结余,会用泥制的盆盛装烧火做饭的“灶灰”取暖;若再富裕一点的中产之家,也可以囤积一点炭火笼个火盆来取暖。
火炕
其中最为中下层百姓所青睐的则是火炕。火炕一词起源于两千年前,《诗经•小雅•瓠叶》云:“火炕曰炙”,不过此时火炕的意思是举物放在火上烧炙,与后世的“火炕”不尽相同。后来,人们通过实践,发明了灶。这种灶比炕小,由于它置火于地下,保温性很好,人或坐或睡于其上,舒坦异常。汉代的苏武因秉持大节,被匈奴人拘禁在苦寒之地牧羊十九载,主要就是得益于这种“灶式”的火炕。火炕在满族一直很盛行,它既是寝息的设施,又是取暖的设施。满族人入关后,火炕开始广泛流行于北方。火炕最主要功能就是取暖。因为烧炕是通过做饭的锅灶,所以只要吃饭、烧水、炕就是热的。迄今为止,北方的农村还多有以火炕取暖的农家。
火炕是近三百年来北方农村最常见的取暖方式。但火炕还是要求有一所固定的住所的,近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小农经济逐渐破产,城市流动人口增多,失去了生活资料的城市贫民,可能贫无立锥之地,这些人如何度过漫漫的寒冬,成为一个大问题。
民国期间,在冬季的北方城市如北平、济南、青岛等地,一种叫“鸡毛店”的底层客栈应运而生。鸡毛店顾名思义,就是客栈内没有任何被褥床具桌椅等器具,陋室中徒有四壁,唯有一室的鸡毛供客人取暖。
最简单的鸡毛店,是住客缴纳完房费后,店主就撮给他一簸箕鸡毛,住客睡觉时把鸡毛铺在地上,蜷缩在上面睡觉。档次稍高的店,店家会预先在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鸡毛,住店的穷人交上钱,便可躺入鸡毛堆中取暖入睡。还有豪华版的鸡毛店,则会在地上铺一层鸡毛,上面吊一个四方的大鸡毛盖子。待住店的穷人“满员”,脱下衣服一个挨一个地躺下后,大鸡毛盖子便慢慢放下来,跟地上的鸡毛合拢,那些沙丁鱼罐头似的挤在鸡毛里的穷汉们便可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这种鸡毛小店在1949年之前非常普遍,也确实直接或间接的拯救过很多穷人的性命,使他们不至于在隆冬的深夜倒毙在街头。
而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空调、暖气等取暖设施进入千门万户家,大家不用再为隆冬季节如何取暖而伤透脑筋,“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闲情雅致不仅仅属于文人士大夫,也成为了普通百姓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