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里麦琪土司家的傻儿子有一个贯穿全文的特别有意思的行为习惯,就是他每天醒来总会问身边的侍从“我是谁”“我在哪儿”,如果哪天是被仓促惊醒的,那么接下来的一整天他都会跟丢了魂似的。如果人生终极三问“我是谁”“从哪儿来”“上哪儿去”没想明白,那我们会不会终其一生都像丢了魂似的?
作为留守儿童一员的我,其实打小就开始探问人生的意义,这些自发的思考几乎都是在不经意间就发生的。比如会发生在读小学的周末,因为我总会守在电视机旁麻木地转换电视台,印象最深的是凤凰台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虽然索然无味但电视机里传出的声音总会把我当时的空虚和寂寞给大口吃掉;会发生在小学及初中的寒暑假,无处可去的自己会回到老家的姑姑家寄宿,一边跟堂妹表妹们共同度过寒暑假,一边帮忙表妹们清洗做早餐卖时要用到的粽叶或糍布以作为收留我的报答,虽快乐却又感到一丝孤独;会发生在高中的备考阶段,在市一中跟众多拔尖学子站在一起,压力之大一度希望自己没有闯进这所重点高中,名次垫底看不清未来的同时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干啥,既自卑又挣扎;会发生在大学的第一学年,离开高中的圈养来到大学的放养,自己一下子感到无所适从,但毕竟圈养了十几年,总觉得内心和灵魂都被无形的枷锁束缚了,想要冲破这些无形枷锁的自己,既痛苦又无助。
以上这些时刻都会不经意间让我进入思考人生的模式,老希望能想出个所以然,却一直没想出个名堂来。人为什么活着?作家余华通过《活着》这本小说传达给世人的观点是“不要问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活着本身就是意义”。而心理学家弗兰克尔通过《活出生命的意义》传达给世人的观点是“生命的意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可以通过完成事情、通过体验美好事情或经受苦难这三种方式去追求或者赋予生命的意义。
结合大学期间玩模拟人生游戏的经历,我似乎能理解两种上面提到的两种观点。玩模拟人生游戏时,一开始我是一个工作狂,没日没夜地工作,只为赚取更多的金钱去购置我的豪车、别墅,跑车一辆一辆换,房子一幢一幢搬,当然少不了邀请众多伙伴来自己拥有私人游泳池的大别墅参加我的生日派。突然在一次生日派对上,我的灵魂升天了,原来在我为谋取更好的物质生活而加快工作时间的同时,我的寿命也同步在繁忙中消耗殆尽。这一人生模拟体验真的让当时的自己醍醐灌顶,我们本来就是为了生命本身而活,并不是为生命之外的东西而活。生命之外的财富、地位或权力只能带来短暂的快感和有限的快乐。
因此,想明白为何活对我们来说挺重要的。我想起了《花婆婆》中提到的价值观“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事情”,其实由于我们自身的存在,身边的亲人就能感受到这个世界更亮丽更温暖。因此活着本身就是意义,当然我们可以承担更多的责任,给予更多的奉献,惠及更多的人群,让这份意义的范围不断扩大,从而无形中增加我们人生的厚度和宽度。
我想,这就是我曾多次追问自己活着的意义后,在目前认知范围内能给出的答案,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