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中考日,市招办通过校讯通群发一条微信,通知每位考生带上准考证、身份证、2B铅笔。
朋友圈里有一大波中考励志段子刷屏,朋友也发来问候短消息:“”亲爱滴,挺住,别趴下,胜利就在前方!”
可这些女儿统统给我们省掉了。她直升了。换句话说,不用中考,直入高中。
但我们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信心满满地给孩子打气,可孩子却在最关键的时候,决定弃考了。
二诊考试
离中考还有66天的时候,二诊考试刚刚结束。成都市为鼓励学生就读区内公立学校,今年起出台一项政策:根据一诊和二诊的成绩,划定分数线,各个学校分数线不同,到线之后,无需中考,直接签署协议,提前录取,免试入学。
我们知道这项政策,但从没有想过自己的小孩要这么做。中考、高考虽然广为人所诟病,却是人这一生最为公平的两次考试。除了这两次,后来的考试,或多或少都要受到家世、背景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学校在不断推动这项政策,提前一年向学生宣传直升政策,政策当时还没有完全公开。孩子从学校提前了解到这项政策,而家长几乎是一无所知。二诊成绩还没有向家长公布,而校方已经邀约直升高中的招办人员进入校园,向学生介绍学校概况。我们还搞不清楚状况的时候,高中已经派校车接孩子们到各个校区参观!
等我们知道二诊成绩的时候,开始规划填报志愿的时候,女儿拿着成绩单跟我们谈判了: 她坚决要去直升学校。她的成绩足足高出分数线50分。不仅可以上到最好的班,学费也能够全免。
与学校为敌
我们坚决反对,调出全部理由劝阻:中考之后,完全可以再争取考更好的一所学校,为啥不再争取一下啊?何况时间还来及,完全有能力再冲刺名校!现在放弃,虽然轻松,但将来一定会后悔的!孩子态度坚决,说现在已经觉得筋疲力尽,同伴们也都相继报了,再也没有办法结伴复习了!她参观过新学校,看到校舍井然,绿草如茵,非常喜欢!还顺带咨询过高三的学姐,实验班成绩也还不错,上二本的达到80%!(连一本都不敢说不敢说!)
我赶紧调高中的升学率反复查,在信息如此开放的网络上,居然查不到高考升学率!这只能说明,学校不敢晒!不敢晒是因为太拿不出手!外观如此妖娆,终归难以掩盖内涵的苍白!都在抢生源,但哪有用这样上下串通一气的手段!
可孩子就是喜欢,把它当成挚爱。连续三天,孩子以不学习做威胁,表明态度:我从现在起拒绝学习!我要直升!不参加中考!我们越是反对,孩子越是坚决,加上好朋友们接二连三地直升,女儿更是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起来调动对付我们。
一夜之间,我们从鼓励孩子听从学校谆谆教诲变成了公然与学校为敌!
而学校这边开始不断催促填写直升协议,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来,申请表就摆在桌面上。连女儿好友的妈妈,也来电话劝说,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权利!
尊重孩子
我找到孩子的班主任咨询,我多么希望能够听到从老师嘴里,鼓励孩子再去搏一把。结果老师只是淡淡说一句:“尊重孩子吧!”
这真是最痛苦的选择。就在决战前夕,却决定不战而降。
我真是不甘心,尊重孩子?还是尊重利益?我们出于信任,将孩子交给学校,学校为着自己的重点率,避免失败,直接把自己的学生送出去,这是尊重学生?利用信息不对称,给学生洗脑,只为本区域的利益着想,不考虑学生更好的发展,扣在自己的区域里,这是为学生着想?
在孩子还看不清楚的时候,及早给孩子洗脑,让孩子做通家长的工作,考前放弃学习,动摇军心,这就是学校制定的升学策略?以此来提振区域内不太景气的高中重点率?冲名校当然会有失败,但连尝试都不肯,就左右孩子自行放弃, 这是负责的态度吗?
我痛恨这样的尊重!
老公最先妥协了。他担心一味的坚持会逼着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继续僵持只会使逆反期的孩子越变越对立。我也很愤怒:孩子做选择,完全不顾及我们的感受,貌似轻松的选择,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孩子宁肯相信学校,不肯相信父母!不顾一切拿前途做赌,留下来的烂摊子只能留给家长去收拾。
老公把签好的直升协议交到学校,领着孩子回家,休息三天之后,去新学校报道。
几乎是一瞬间从压力下解放出来,但是我们谁都不曾轻松过。新学校离家近,只有2300米。课程安排也轻松,每天都处在无所事事的状态当中。我们提前从中考中解放了。
我们少有谈学校。
无论如何也没法接受这样临阵脱逃的行为。我一直冷脸对孩子。说好的奋斗呢?说好的拼搏呢?说好的各种安排呢?通通都用不到了。我还摩拳擦掌,浑身的劲儿,不知道向谁使!就好像朝向空气打了一记空拳。憋闷得透不过气来。
后中考时代
家里安静得可怕,谁都不想说话。
孩子打破了沉默,问我要不要出去走走?!
“不去!少来问我!这小小不然的事情别问我!自己安排!”
能自己决定干嘛要找我。
老公让我像个妈妈样儿,少跟孩子计较。既然自己决定不考,就要学会承担后果。将来的路不好走,也得自己负责任。
在别人都在挥汗如雨积极备战的时候,我的小孩却选择了逃避,连比试一下都不敢,就灰溜溜地跑了。
我从未想过准备了一年时间的中考,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过去了。
中考这两天,直升生们给拉到军事基地进行封闭训练。在夜里,她偷偷发来一条短信:“妈,我在站岗,我好后悔!能不能重新来过?!
补记
我当时的愤怒,几乎没有办法梳理出整个事件的过程。隔了两个月来看孩子弃考这件事,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忽略了招考政策上的调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少有关注外界的变化,导致后面事情的发展出乎原来的设想。
也就因为这样,所以又重新开始了后中考时代的新一轮复习。因为各名校都有外地生招生考试,我们将会以外地生的身份申请川内名校。
庆幸的是孩子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任性,躲在家里面,重新开始低眉顺眼地学习。但这一次比中考难度更难、更孤独!天知道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