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2020/03/07
终于把《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啃完。这本不足三十万的书,天天看,却看了将近一个半月。感谢“在家蹲教师读书马拉松”的小伙伴。第一,书是群里的小伙伴推荐的,第二,群里至少有6个小伙伴先后读着这本书,谈论版上的问题,也是从这本书开始,如果没有那么多小伙伴一起读,如果没有每天分享打卡,大概这本书早就被我放弃。我没有书必须读完的强迫症,看不下去就不看,放一边,等哪天想看再继续。
这是一本烧脑的书,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启示,但是,书里提到的行动,几乎是完全无法实施。这是在看这本书的小伙伴几乎一致的看法。
关于教学设计,我一直觉得课堂的教学互动是随机地,灵活地,可以设计好框架,却无法设计每一个细节。没有任何一场直播可以毫无瑕疵,如果有那一定是作秀。我一直模模糊糊地认为,教学设计有一个主轴,整个课程的安排绕着这个主轴展开。有这样的想法跟我自身的知识积累和思维习惯有关,有这种想法来源于我写文章的习惯。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支撑我这个想法的支点。这个主轴就是书中的“大概念”。
为什么学数学一直是一个很模糊的问题。很多年前,这个问题还是网络上一个热门话题。数学是一门又难又没用的学科。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基本上小学所掌握的就够用了。初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像函数,生活中几乎用不到。为什么要学这些?
初中要求掌握的数学能力包括,运算能力、数学语言与符号的运用,建模能力、逻辑推理与判断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围绕着这些能力的培养而设置的。数学科的学习重点不是知识点的掌握,而是掌握知识点的过程中,思维形成和训练。这些能力的培养就是书中所提及的“大概念”的范围。
关于评估,书里提了理解有六个侧面“能解释、能阐明、能应用、能洞察、能神入、能自知”,而常规的测试只是局部做出评估。准确地评估学生是否理解应该,更多的角度进行。这点我很赞同。我一直觉得素质教育,是把书学透了,能运用,而不是用能歌善舞会艺术就算。然而,这是一个很难实施的事情。
书里提及的评估方式,要求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度很高,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理解是否产生“误解”,或者用“记忆”代替“理解”。现实中,每天45分钟里,面对五十个学生,另外还有45分钟面对另外50名学生,如何能够觉察到学生这些细微的变化。或许小班制的精英教育,一对一辅导,家庭教育可以。但目前对于大部分学习教育来说,太难。
理解的教学提及的教学思维方式完全颠覆现行的教学思维方式,意味着,如果实施起来,第一件事要颠覆原来的模式。如果只是一个教师在教学中实施,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一个教师承当的是一个学生某一小段时间里的学习,这个时间里也许刚适应了新的方式,马上又因为换老师得适应旧的模式。
看完这本书完全没有用处吗?也不是。仔细对照,其实新教改很多地方跟这本书中提及的方向是一致的。比如,螺旋式学习。数学原来的教材是模块式的,不如,函数,函数的内容会集中在某个学期学习。新课改后的函数,初一第一学期接触“坐标系的建立”、然后是“一次函数”。函数的内容被分成几个部分散落在三个年级中。我们常常认为,这样破坏了数学只是本事的系统性。但从“反复思考和持久性理解是教育连贯性的核心”的角度去看,就能理解教材这样安排的苦心。螺旋式学习能实现“学习任务就是在已有的知识和不确定问题之间循环往复地开展教学活动”。
无法很系统地去实践这本书的理念,那就从小细节入手。比如,在讲授课的时候,更留意教学互动,更注意用“大概念”的理念去指导过程的设计。
小编的嘀咕
书终于看完了,在2.0复盘的时候,给自己挖的坑,终于填好了。可以换本自己喜欢的书看了。
PS:再多的理念都抵不过,你在讲台上是个唱戏的,台下都是看戏不啃声的闷葫芦。“台上是人,台下也是人,铃声一响人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