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活着:企业战略决策精髓》笔记201801
1.活着才是硬道理
俗话说,除了生死世上没有什么大事;人生如此,企业战略决策亦然。
项保华老师的《活着:企业战略决策精髓》以“活着才是硬道理”开篇,从哲思战略——思维、行动指南,业务战略——生存、盈利基础,公司战略——稳健、发展机制,动态战略——协同、持续原理,四个方面对企业从诞生、发展、兴盛、持续到衰亡的企业战略决策进行了介绍。
本书开篇:“企业等社会组织甚至个人的活着、生存发展、兴盛,乃至衰亡,若从终点回望始点展现的就是一条路径,或波澜壮阔,或平淡无奇;若从始点出发,路途多分岔节点,需要适时判断选择,最终绘就了有机组织或个人不可逆转的前行历程。”
基于生物学的视角,关注社会演化。对有机体来说,个体的生灭过程是常态,而种群的繁衍延续才是本质所在。
以企业为本位,追求活着是本能、是使命、是愿景 、是价值观的核心;而个体生命的活着、活好、活久,是个人价值及社会价值的体现。
不论是个人或企业,活着才是硬道理,因为只有活着才可能创造各种无限的可能。但如何活得好、活得久,却会因为企业和个人不同的为人处事之道,而呈现不同的“质量和长度”。
2.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将“活着/不死”当作战略初心,解决“三活”(活得了、活得好、活得久)问题,而忘我利他行业入手,营造良性循环的经营生态 ,以实现企业的持续盈利发展。
在做事的角度,忘我于事业的人,可能更有激情专注投入,从而产生创意,能将事情、产品或服务做到极致。
从为人的角度,利他行为更有创造价值,更有可能取得先利人、后自利的成效,从而推动人际良性互动,营造出互惠互利的经营生态。
3. 发挥优势,就能“活得了”
考虑到资源稀缺,活着不易;只有找到企业和个人的优势,发挥被市场所认可的优势,才能“活得了”。
增强企业优势,创造总价值,有三条路径也是三种一般战略:一是开源,二是节流,三是定制。
前两点众所周知,第三点是通过实现专门化,降低耗散价值,减少错位浪费,以提升顾客价值或企业价值。
职场人的增值,也同样需要去“同质化”突出自己的专业性、专长性,使自己立于更优的价值。
流程,可以简单地用两个词来描述——活动和任务,前者指手段,后者指目标;诊断流程或许容易,改变流程有点难,因为这会涉及习惯调整,更可能各种利益关系。
有问题或事情,表面看是流程问题,实际背后反映的是人的问题,是利益、职责与权力的分配问题。
4.把握好度,方能“活得好”
企业发展中,理性看待面子与里子,以企业的长治久安为基本准则;同样对待员工,也应由内而外的对人尊重,让人充分展示才能、给予建功立业的机会。
企业发展所经历的是一个由“集约发展到多元经营,再到相对专精,然后再多无经营,再专精发展”的循环深化过程。
而企业对于从业的要求,也同样也越来越趋向于复合型人才,即以某以专业为专业特长的多行业或多领域的多种从业经验,即又精专又涉猎广泛。
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简单、重复的标准化工作被替代已是指日可待,而具有创意化思维、专家型、复合型从业者将成为市场的趋势。
而在信息化的当下,对于信息不对称情况会越来越少,更多的竞争趋向于技术、服务,乃至人性的竞争。
5.善用变化,定能“活得久”
企业持续生存发展,既包括自然环境的,又包括人为因素,这些又都是不断变化的,唯一不变的就是化。
而应对这种变化,要想活得久,从变中受益,一方面需与时俱进,学习适应,另一方面要认清规律,因势利导。从变化中,超越变化,善用变化,越变化好。
个体也一样,活着是一种偶然,死亡是一种必然。或许正是个体的衰败死亡,才给新生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使整体新陈代谢,更具活力。
企业之树常青,离不开供方与买方的支持;当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建立了互惠共生关系,创造出员工愿意为之奉献的企业氛围,为顾客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从而形成了大家互信、互赖、互惠的紧密联系经营生态网络。
诚如德鲁克所言:“没有一条法则说一家公司必须永远存在。”而目前我国企业的平均年龄也只有2.9岁。对于我们个体也一样,再伟大的人也会死去。
就像这本书尾书中说过到的“作为生命过程,活着短暂偶然、死亡,长久必然”,作者在书对企业如何能长久着活着进行了多维的技术、人性的剖析。
我个人读后有感:上述原理和方法不仅适用于企业战略、也可以引申到个人的职业发展当中,且行且思且变。
今天把这本书的观点进行上述整理与大家分享,祝我们每一个必定后消亡的生命个体,都可以活出各自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