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接到某女士的电话,我兴致昂然,顺便跟她聊起我的家乡——
“我在水库边拍了几张照片给你,看到了吗?风景是不是很美?”我问。
“那是因为你没有见过更美的风景!”她可真是快人快语。
“那算了,我挂电话了啊。”
我心里说,这叫不会聊天,知道吗?说到家乡的风景,我是带有感情色彩的,知道吗?更美的风景在哪里?跟我有他妈的什么关系?
自然的风光再美,离开了人文背景,离开历史文化的积淀,对我来讲是没有吸引力的——这也是我这些年来不肯像别人那样动辙出游的原因。
夜宿“贝克”,与先明、悠然二位聊天,先明是画家,我们就谈到绘画。我问先明学习中国画到底要不要“师造化”?他说:
“看怎么说了,师古便可。若真要走进大自然,是要感触大自然的生机与律动,大可不必去描摹自然,机械地写生,有害无益。写实的风景,我没见过一位画家画得比照片还好的,也没见过一幅照片比真实的世界更有生机和活力的。”
听到此,我说:“曾听人讲,他的老师是一位已故的著名画家。这位画家声称从不‘师造化’,他师的是一只宋代的梅瓶,照样把画画得很好。现在的画家,如果没有宋代的梅瓶,可以去古玩市场上买只战汉时期的陶罐,好好学习一下。”
此等谬论,引得二人雅兴,皆侃侃而谈,滔滔不绝……直至午夜,方才辞别。清晨醒来,我看到先明晒出两幅作品,说是昨晚聊嗨了,难以成寐,便做画遣兴。
——画家的这般激情,甚是可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