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河南省滑县登山协会会长霞姐走滇藏线、川藏线、青藏线回来,倒数第二晚住在了兰州。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在菲菲细雨中离开兰州,前往几百公里外的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的袁家村。
即将离开兰州市区时,突然发现远处一栋大楼上“读者”两个字十分醒目。(王子瑞 摄)
蓦然,我知道,这就是几乎陪伴了我们这个年龄青年时代的《读者》杂志社的办公大楼了。
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无论是青年学生,还是上了班的公职人员以及社会各阶层,对原名为《读者文摘》的这本杂志都不会陌生。
这本杂志上面的文章可读性极强,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据说一度成为全国读者自费订阅数量最多的杂志。
后来,由于同创刊时间更早的美国的《读者文摘》杂志重名,而人家又是有注册商标的。
人家美国的《读者文摘》创刊于1922年,而我们的创办于1981年,晚了人家59年。
我们的杂志影响力小时,没人说什么。到了1993年7月,由于产生法律纠纷,我们的《读者文摘》不得不更名为《读者》,但是杂志的风格、调性不变。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虽然不常看《读者》杂志了,但是这两个字、这份杂志早已在心底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怎么也不会忘记的。
早就知道,我们的《读者》杂志社位于甘肃省的兰州市,是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月发行量最高达132万份,截至目前累计发行量超过20亿册。
后来又知道,随着杂志社实力的壮大,建了一座“读者大楼”。
只是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会从《读者》杂志社的大楼不远处路过。
全国那么多《读者》的读者,对《读者》一往情深,但是像我这样幸运的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