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大班孩子的妈妈,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原本以为小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只需要学会自己吃饭和上厕所就可以了。可是上了幼儿园之后,我才发现,这些远远不够!
上学和在家,孩子所处的环境,所接触的人,所要面对的种种突发情况完全不一样。
在家吃饭,孩子可以慢慢吃,不着急;在学校里吃饭,孩子不仅要自己吃,吃的速度也得跟上大部队。
在家里玩玩具,所有玩具都是自己的,爱玩哪个就玩哪个;在学校里玩玩具,所有玩具都是公用的,心仪的也许在别的小朋友手里,想玩也只能干等着。
在家里说话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即使说错话了,亲人自带滤镜也只会夸孩子可爱;在学校里乱说话,可能会失去朋友,还会挨老师的批评。
在家里想什么时候睡觉就什么时候睡觉,想什么时候外出蹦跶就什么时候外出蹦跶;在学校里可不行,吃饭、睡觉、蹦跶都有严格的作息时间要求,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行动。
总的来说,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我们需要帮助他建立起一定的时间观念,培养基础吃饭、穿衣、如厕等自理能力,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社交礼仪,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学会表达自己,并学会消化不良情绪等等。
01.建立时间观念
说实话,3岁以前的孩子没啥时间概念,每天都是快乐的吃饭、睡觉和玩耍。时间把控全靠爸爸妈妈的语音提示,“该吃饭啦!”“该睡觉啦!”“出去玩咯!”
有时候,孩子撒个娇,卖个萌,要求时间上缓一缓,大多数家长还是愿意放宽时间限制,等一等孩子们的。
但是,上幼儿园就不一样了。学校规定孩子们必须每天8点钟之前到达学校,这就意味着孩子必须每天早起,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洗完脸,刷完牙,吃完早饭去上学。
那么,如何在上幼儿园之前帮助孩子们建立时间观念呢?
我们家用的是闹钟➕时钟玩具。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60秒=1分钟,60分钟=1小时,1天=24小时,这样的概念还是有些抽象,难理解的。可爱多至今也不太会看闹钟上的时间。
但是,没有关系,孩子只需要学会看短的指针——时针和长的指针——分针就够了。
比如给可爱多限时5分钟,我会告诉他,“长的指针从1走到2,我们就去洗脸刷牙。”限时半个小时,“长的指针从12走到6,我们就去吃饭。”这样一来,时间对于孩子来说,就一点儿也不抽象了,反而变得特别直观、形象,孩子也就不好意思继续拖拉啦!
有兴趣的家长还可以购买沙漏作为短时计时工具。放个3分钟的沙漏在旁边,孩子就知道自己刷牙有没有刷够3分钟了。
时钟玩具作为辅助,可以用来跟孩子玩时钟游戏。尝试着把时针和分针调到不同的数字上,帮助孩子慢慢学会看懂时间。
当然了,你也可以选择使用手机上的数字时钟。跟孩子事先约定好,数字变成多少了,我们就去做什么事。
02.基础的自理能力
上幼儿园了,孩子学会自主穿脱衣服、穿袜子、穿鞋子、吃饭、上厕所、收拾玩具、洗手,这些都是孩子必须学会的最基础的生活技能。
为什么这么说呢?倘若孩子在家里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么,他在学校里体验到的将是被孤立,被忽略,被无视的失落与沮丧。
在家里,所有人都是围着孩子一个人转;在学校里,老师要围绕30来个孩子转。对于个别孩子的关注度,肯定没有家里人来得高。
会自主吃饭的孩子,可以大口大口地吃着热饭热菜;不会自主吃饭的孩子,只能眼巴巴地等着老师来喂,直到饭菜完全变冷。
会自主上厕所的孩子,有尿意或便感了,就自己跑去上厕所;不会上厕所的孩子,有尿意了也使劲憋着,直到尿裤子了或者快忍不住了才告诉老师。
会自主穿衣服的孩子,午休结束就可以自己穿好衣服去教室里快乐玩耍;不会自主穿衣服的孩子,只能坐在床上眼睁睁看着小伙伴们一个个冲出午休室的大门,无能为力。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说,
“1~3岁的孩子需要学会独立进食和如厕。如果没有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自我满足,孩子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并感到害羞。”
19个月至3岁的孩子,可以尝试自己穿脱衣服、袜子和鞋子;可以尝试剥豆豆,揉面团,捏泥人,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可以自主吃饭,决定吃多少,吃什么;可以自主收拾玩具,并学会给玩具归类、收纳和整理;可以尝试爬上辅助凳,自己坐马桶上大小便……
每次玩好,提醒孩子把所有的玩具、书本送回家。
制作孩子喜爱的食物,引诱他自主进食。
选用孩子喜爱的餐具,鼓励孩子自主进食。
这里重点说一下,如何给孩子进行如厕训练。
要知道,所有孩子最终都能学会上厕所,只是时间早晚的差别而已。
那么,怎样可以看出孩子为使用厕所做好准备了呢?
从生理方面来说:
如果孩子的尿布在早晨总是干的,这就是他可能做好了生理准备的一个迹象。
从认知方面来说:
如果你的孩子经常观察你或者身边的小哥哥、小姐姐上厕所,这会成为激励他使用厕所的一个强有力因素。
从情感方面来说:
孩子拒绝排大小便在尿布里,这让他感觉不舒服。他会停下正在做的事情,主动提出要上厕所。
从兴趣方面来说:
每次你上完厕所,孩子想冲过来帮忙按冲水键。允许他,并且鼓励他,他正在为自己将来使用厕所打基础呢!
再来说一下孩子如厕训练时需要用到的工具。
我们家最早使用的是这种可移动的便携式儿童马桶,靓丽的色彩,仿真的样式,深受可爱多的喜爱。
大了以后,可爱多不愿意使用小马桶了,他想像爸爸妈妈一样使用成人马桶!
为了方便孩子使用,我特意买了扶梯式的马桶盖,就是那种孩子可以沿着塑料阶梯爬上去上厕所的马桶盖。但是可爱多嫌弃儿童马桶盖太小,会卡着他的屁股。所以买来基本上没有怎么使用。
那么,如何保证幼龄孩子在使用成人马桶时的安全和稳定呢?最后,我选了一条阶梯式的小凳子,用来让孩子放够不着地面的脚。
这样一来,既满足了孩子使用成人马桶的需求,又保证了孩子如厕时的生命安全。
另外,如厕训练时,要尽量为孩子选择简单宽容的衣裤,方便孩子如厕时自主穿脱。例如,让孩子穿松紧腰的裤子,而非连体裤。
真心建议各位家长不要过度宠溺孩子,实时满足孩子提出的所有要求。要适度放手,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体会到动手的快乐和自我的价值。
03.教孩子学会表达,并消化负面情绪
虽然马斯洛强调了满足需要的重要性,但他也指出了过度放纵的危害。
马斯洛说,
“婴幼儿需要的不仅是满足,他还需要去了解外部世界中存在一些限制,阻碍着他的满足……这意味着控制、延迟、限制、放弃、对挫折的容忍以及惩戒。”
时时刻刻开心和满足是不可能的。当孩子哭泣的时候,有些家长可能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消除孩子的不开心,避免孩子生气、难过、失望或者发脾气。
当家长向每一次哭闹屈服时,我们就剥夺了孩子自我发现的过程和学习自立的机会。那些被娇纵的、为所欲为的孩子很少会快乐,他们常常抱怨,甚至很难相处。
告诉孩子,我们可以把情绪想象成“红绿灯 ”。生气发火的时候,可以告诉别人,我是红灯,暂时别靠近;郁闷伤心的时候,可以告诉别人,我是黄灯,变红变绿尚未可知,你要谨慎选择靠近;开心快乐的时候,可以告诉别人,我是绿灯,快来找我玩吧!
帮助孩子树立物权意识,学会基本的社交礼仪。
不需要为了分享,而勉强自己。当别人抢你心爱的玩具时,你可以大声拒绝,“这是我的玩具!”然后可以告诉对方,“等我玩够了再给你。”
想要跟别人一起玩,要学会询问,“我可以跟你一起玩吗?”
别人给你提供帮助,要大声说“谢谢”;不小心弄伤别人或者弄坏别人的物品,要真诚道歉“对不起”。
不开心的时候,要学会自我开导,学会自我调整。我教了可爱多5个调整情绪的方法:①痛痛快快哭一场,让不开心都随着眼泪流出去;②深呼吸,做三次深呼吸,让清新的空气带走我的烦恼;③吃点甜食,让心情变好;④想一些记忆中快乐的事,忘记那些不开心的事;⑤说出来,找你信任的人倾诉你的痛苦。
当然了,你也可以像《2-4岁能力养成小百科》上这个小姑娘对受伤的男孩子说的那样,想象着“痛痛飞走了!”
帮助孩子正确学会应对分离焦虑。安慰孩子时,可以阐述事实,再加一些情绪感受的标签,“你妈妈必须去上班。你因为她的离开而感到伤心。”
家长不能因为害怕跟孩子说再见而偷偷溜走。这会让孩子感觉害怕,“爸爸妈妈怎么突然不见了?”
也不能让每次的分离变得冗长又复杂。本来孩子已经做好告别的准备了,结果家长长时间没离开,孩子改变主意,不愿和家长分别了。
家长一定要重视对平常的分离体验处理,避免孩子上幼儿园时出现分离焦虑。
04.安全出行
路上各式各样的车。
路上各式各样的设施和安全标识。
你认识路上的所有车辆吗?你认识路上各种各样的路标吗?你知道出门前要准备哪些东西吗?
安全出行真的是横亘在每个家长心头的头等大事。
小孩子并不清楚交通规则,有时候看到马路对面有他感兴趣的小猫小狗,或者车子,可能一高兴一嘚瑟就直接横穿马路。殊不知车辆猛于虎,一不小心可能会命丧车轮之下。
我一直教导可爱多,过马路要抬头看红绿灯,绿灯才可以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斑马线是专门的人行横道,比较安全;过十字路口要前后左右全方位查看周围的车辆与行人,防止碰撞。
关于如何培养幼龄孩子的自理能力,帮助孩子认识社会规则,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有兴趣的家长还可以带着孩子一起读一读《2-4岁能力养成小百科》,让你更快更好地了解孩子,帮助孩子解决上学前的焦虑和害怕。
比如上厕所。
书上会有详细的如厕训练步骤:
2岁,让孩子尝试坐在马桶上,适应上厕所。
3岁,教会孩子自己表达“我要上厕所”。
4岁,引导孩子练习自己擦屁股。不过还是需要大人检查,最后协助擦干净。(家长担任的是脚手架的角色,辅助作用。)
比如洗手的训练。
2岁,拿起孩子的手,模拟体验洗手,一边说“拿水冲一冲”,一边带着他们模仿动作。
3岁,让孩子实际感受词语的意思,一边说拟声词,一边带他们做相应的动作。
4岁,把它变成一个小手游戏——“冲冲水,搓泡泡,指缝洗一洗……”和孩子一起模仿画中的步骤。
除此以外,书上还有很多关于动物、昆虫的介绍和解说。
当孩子好奇草丛里发出鸣叫的是哪种虫子时,你可以带着孩子了解下,每一种虫子叫声的区别。
当在盛夏的树荫下,听到“知了,知了”不停歇的鸣叫时,孩子想认识蝉这种昆虫歌唱家时,你可以带孩子看一看蝉从卵、幼虫到成虫的蜕变过程。
当孩子在家无聊时,你可以像书里的爸爸妈妈一样,带着孩子玩一玩蔬菜瓜果拼人头的小游戏。
当带着孩子出门坐地铁时,你可以问一问2岁的孩子,“地铁上有老爷爷,老奶奶吗?”“乘客们都在车上做什么呢?”
跟3岁的孩子说一说车上的礼仪:如果要爬到座位上,要记得脱鞋子;站着的时候,要离门远一点;在车里不能乱跑动,乱打闹。
跟4岁的孩子找一找违反乘车礼仪的行为,并引导孩子讲一讲理由。
只要帮助孩子提前做好入园的心理建设,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人际交往中的礼仪和技巧,认识到安全出行的重要性,未来孩子上幼儿园基本就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