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5【理性、智慧、善的生活】早期儒学关于美好生活的伦理范式

早期儒学关于美好生活的伦理范式

姚新中
中国人民大学

摘 要:本文旨在基于早期儒家文本而建构一种儒家特有的美好生活范式。为了充分理解这一范式,笔者将探究美德和智慧如何在生活的“乐”①中汇聚,财富和友谊在美好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及为什么说“乐”来自于美德和智慧,却能充分利用后者。
关键词:美好生活;智;乐;儒家哲学

不同于以主观性与客观性相分离为理论基础的现代哲学,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家把概念分析和推理作为通向美好生活的路径。这种实践取向的最著名的例子可以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找到,他声称人类的繁荣或幸福(eudaimonia)是智力活动的最高目的,这始于“所有的知识和每一种追求都以某种善为目的”,以及“最高的实践的善”是“幸福”,以“活得好或做得好”为标识。②
“活得好”需要的不仅仅是一般的知识,而且无法在缺失智慧的指导下实现。因而,哲学作为追求智慧的智力活动,成为任何美好生活范式的必要部分。虽然活得好是一个多维度多层面的复杂体,但就个人而言,通常会从三个相互关联的视角来考虑:关于一个人是否感到满足的内在视角(例如关于自己和自己的生活状态等),考虑满足自己需要的恰当条件手段的外部视角(例如财富和友谊),还有寻求洞察人类本性和命运的终极视角(例如智慧和信仰)。③在这三种视角中,内在满足通常被作为一个人感知美好生活的首要尺度。
因此,美好生活经常被称为“幸福”。在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哲学传统中,对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但一般来说,幸福被更多地解释为对多层次和多结构的需要的满足④,而不仅仅是情感满足和感官快乐。⑤在希腊哲学中,它经常与智力活动联系在一起,正如我们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看到的。在儒学中,幸福对于美好生活也是重要的,但与希腊哲学不同,其中心不是精神或智力,而是美德与智慧,它们互相作用并为”乐”生活提供基础与指导。为了理解儒家对美好生活的观点,我们将探究美德与智慧如何汇聚于生活之“乐”,以及为什么说“乐”源自美德和智慧,但又能使后者更充分地发展起来。换句话说,我们在本文中基于儒家的早期文本意图建构一种儒家特有的美好生活范式。⑥

① 译者注:原文在探讨关联于德与智的儒家之乐时,使用的英文词是 joy 而非 pleasure,有强调其精神性的意蕴,因此译回中文时选用的词汇是“乐”而不是“喜乐”。
②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尼各马可伦理学》,J.A.K. Thomson 译,由 Hugh Tredennick 修订附注和附录, 由 Jonathan Barnes
修订导论和目录,企鹅出版集团,1976, p. 66.
③ B. D. Robins,‘什么是美好生活? 实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复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2008, 36 (2): 96-112.
④ Abraham Maslow: “人类动机论”, 《心理学评论》, 1943, 50 (4): 370–96; 动机与人格. 纽约, NY: Harper, 1954.
⑤ 尽管得到许多经验主义哲学家的支持,如杰里米·边沁主张 ‘大自然将人类置于两位君主的统治之下:痛苦和快乐’ (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 Dover Publications, 2009, p. 1), 大多数哲学家要么完全不把感官快乐当成幸福,要么把它当成与快乐的质量更相关的东西。
⑥ 早期儒家文本指先秦时期公认的经典著作, 尤其是孔子(551-479 BCE), 孟子 (371?-289?BCE) 和荀子(fl. 298-238 BCE)

一、美好生活的两个维度

古希腊哲学的美好生活通过灵魂①、逻格斯或理性②的活动得以形成,与其不同,早期儒家思想中,美好生活通过两种力量而成为可能,智慧的智识力量以及仁爱的道德力量。这两种力量以不同的方式促进美好生活,汇聚为内在的满足,使人感到由衷的快乐。尽管取向和重点不同,但一个智慧与仁爱兼具的人的特点是全心全意地感到生活的愉快。孔子对这两种理想人格的评论如下: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③

这首诗文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图景,一个智慧的人和一个仁爱的人在其中表现出了“乐” 这一鲜明特征。二者的区别是趋向于从不同的形象中获得“乐”趣。智者从水的形象激发出
“乐”感,而仁者对山的形象感到快乐。他们在态度和成就方面表现出不同特征。一个喜欢“动”(如流水),另一个喜欢“静”(如静默山林),但最终他们都是快”乐”和满足之人,因为智慧使人充分享受丰富的人生,而仁爱使人长寿和健康。
“乐”对儒家的美好生活范式有着根本的影响。在儒家文本中清楚地表明,”乐”乐不仅来自于身体需求的满足,因为只有智慧和美德才能保证美好生活。智慧和美德产生了“乐”。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加强,从而成为“乐”的源泉,而”乐”既是智慧与美德的结果,也是通达智慧和美德的良好途径。对儒家而言,一个人越智慧和道德,也就越幸福; 反过来,一个人越享受生活的丰富与充实,越可能攀登智慧的阶梯并成为一个有德之人。
虽然早期儒家并不认同感官愉悦的幸福,但他们拒绝了这样一个悖论,要想过上美好生活,一个人必须放弃享受或忍受痛苦。他们一般对内在满足持积极态度,并肯定其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这使他们区别于那些消极看待幸福的哲学家们。④从表面上看孔子把长寿置于“乐” 之上,但对他而言,年龄增长是增加知识和理解的过程⑤,而对生命的真正理解自然会带来“乐”和幸福。
在现实世界的道德化中,儒家认为,在道德生活之外没有美好生活,这由一个人的智慧使其成为可能并维持。通往美好生活的方式有两个维度,谨慎认真地履行符合礼仪的责任⑥, 以及一个人所经验到的“乐”与喜悦。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孔子为其智慧观打上了明显的“乐”

的文本, 以及其他两个被称为“大学”和“中庸”的短文。.
① 例如, 柏拉图相信,最卓越的生活是由哲学家领导的. 真正的美德与美德的模仿或影子是有区别的. 前者被称为智慧,而后者被激情、欲望或情感所支配. 他还说 ‘哲学家的灵魂从这种情感中获得平静; 它遵循理性,并永远与其一起思考真与神圣,这不是意见的对象. 由此孕育了,它相信一个人只要活着,就应该以这样的方式生活,死后到达同源和同类的地方, 并逃离人类的邪恶. (菲多篇 84a-b)
②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功能是逻各斯或理性,人越彻底地过理性的生活,其生活将越幸福 (亚里士多德 1976, pp. 75-76).
③ 论语, 6: 23. 本文所有来自孔子的均来自陈荣捷翻译、企鹅出版集团出版的《孔子:论语》(1979)。
④ 幸福 ‘真的并在本质上是消极的’. A·叔本华: 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Dover, 1969, Vol. I, p. 319.
⑤ ‘因此,年龄是秩序与次序的原则. 儒家伦理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接受资历作为建立社会等级的价值.’杜维明: ‘探究“三纲”
与 “五常”, 参见《儒家与家庭》, Walter H. Slote and George A 编辑. De Vos, 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 1998, p.127.
⑥ 例如, 孔子最小的弟子,曾子描述了其生活态度:‘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论语, 8: 3). 根据孔子的说法,为仁的唯一方式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 12:1).

的标记,也即,智慧意味着带来“乐”或在本质上有关愉悦,相信智者是明智的,因为他们可以在一切时代的所有活动中获得“乐”。当孔子描述自己的性格时,他特别提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乐”: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①

孔子最钟爱的弟子之一,颜回(511?-480 BCE)因其学问、良知和美德而受到高度赞扬, 因为“他如此热爱学问以至于‘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在后来的儒家传统中, 这种“乐”被认为是贤者的决定性品格。

二、乐的智慧

为什么“乐”或幸福——而非严肃或压力——是智慧概念的特征?在这一问题上,早期儒家考察了幸福的本质,澄清了智慧与“乐”的互动互补关系。②对他们而言,智慧是对生命的本质与终极意义的洞察力,只有走过道德的生活轨迹并通过学习和自我修养的过程,才能获得这种洞察力。用荀子的话来说,学习是人类远离动物的手段:“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③有效地参与学习对美好生活至关重要。然而,只有在享受学习的同时,人才能不断地追求它,正如孔子曾经说过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④孔子强调,在人的道德意识和活动中,“乐”与智慧是关联在一起的,智慧给人带来“乐”,并使人能够面对生活困苦。
“乐”本质上与恐惧和忧虑相反。儒家的美好生活智慧旨在解答因社会条件的复杂性与模糊性所造成的困惑。他们声称智慧能使人免于对错好坏的不确定性,并指出“智者不惑”
⑤。孔子相信,要摆脱困惑与烦恼,一个人必须修身养性。自我修炼是儒家通达自由与勇气
的基础,这也通向“乐”与智慧,因为自由与智慧标志着一个人对自我有限性的突破。孔子说,经过七十年不懈学习和实践,他获得了完全的自由,从心所欲而不逾矩⑥。如此解释, 儒家修养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工作”,而是“乐”与快乐的个人道德成长过程,它将带来极大的“乐”与对美好生活的价值与意义的深刻洞察。
“乐”的智慧有不同的种类或类型。在内心,当一个人的心不再被模糊和困惑所困扰,
“乐”的智慧就可以实现。获得真正“乐”的过程包括许多步骤,每一步都是“学以成人” 的连续链条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大学》,这个过程从探究事物和事务开始,扩展自己的知识,然后旨在建立真诚的意志,从而使一个人心思正确。一个经过纠正的心灵没有忧虑和

① 论语, 7:19, 参见孔子, 1979, p.88.
② 就智慧与”乐”的关系而言, 我们发现儒道思想有共同点. 都把”乐”置于更深的智慧中,而非浅表的知识中. 道家学者也高度重视智慧的”乐”. ‘行道并非痛苦的旅程.这是个人经历.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道德经, 23) 儒家和道家都强调满足于自己所有的重要性,相信这是幸福生活的保证.
③ 《荀子》, John Knoblock 译, Library of Chinese Classics, 湖南人民出版社和外文出版社, 1999, 卷 I, p. 13 (Xunzi, 1.8).
④ 《论语》, 1979, p.84 (论语, 6: 20).
⑤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 1979, p. 100. (论语, 9: 29)
⑥ 论语, 1979, p. 63. (论语, 2:4)

焦虑①,因此充满“乐”。孔子注意到,只有通过审视自己,找不到什么可以责备自己的时候,一个人才会免于忧虑和恐惧②,而孟子声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③
对儒家而言,“乐”的智慧源自一个人的道德成就与意识。根据孟子,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④然而,儒家的“乐”不仅仅是我们所谓的个人满足。它将延伸到人类共同体,并“乐以天下”⑤。有人认为,修身则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认为,这是“乐”、幸福和智慧的最高境界。
儒家把长期的“乐”与短期的“乐”区分开来,把前者定义为智慧和有德性的“乐”。对他们而言,长期的“乐”来自仁爱与智慧,因此是持久和彻底的,而不道德和不明智的活动带来的感官愉悦则是暂时的和肤浅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说只有智者和仁者能够拥有真正的持久的“乐”,而“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⑥作为智慧的“乐”与作为个人愉悦的“乐”的对比是通过君子之乐与小人之乐的差异来说明的。前者持久而后者转瞬即逝。⑦

三、贫穷、财富和美好生活

“乐”的智慧使人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满意。不同于犬儒主义“轻视财富”和“蔑视传统礼节”⑧,儒家大师们意识到,一定程度的财富或占有足够的物质来满足自己(及其家人)的需要是美好生活的必要保障,而贫困往往导致扭曲的性格和悲惨的生活。因此,从《大学》中读到:“富润屋,德润身”⑨,还有孟子的话“富,人之所欲”,而极端贫困的人则无家可归⑩。虽然后期儒家经常把智慧和美德当作“灭人欲”,但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满足身体需要和拥有体面的物质生活是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达到智慧,其中也需要经过节制的激情11。
财富不仅为我们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防止我们遭受饥饿和寒冷,而且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社会生活的重要条件。哲学传统中有一些普遍接受的观点,财富会腐蚀人的精神,而贫穷可以产生良好的品质,与此相反,儒家大师倾向于证明其论点:财富本身并不必然导致邪恶或不道德的态度,贫穷也非美好生活的必要部分。

① 陈荣捷 (eds. and trans.), 中国哲学原始资料/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纽约: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1963, pp. 86-87.
② 论语, 1979, p.113 (论语, 12.4).
③ 孟子, D.C 译并做导论与注解. Lau. 伦敦:企鹅出版集团, 1970, p. 182 (孟子, 7A:4).
④ 同上., p. 185.
⑤ 同上., p. 63. ‘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所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 1B:4)
⑥ 论语, 1979, p. 72 (论语, 4: 2)
⑦ ‘[未来的] 敬其所敬并爱其所爱, 而普通人享其所享并从其有益的安排中受益.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在去世后也不会被遗忘的原因’. 陈荣捷, 1963, p.88.
⑧ 安东尼·肯尼, 牛津西方哲学史, 牛津: 克拉伦登出版社, 2010, p. 80.
⑨ 陈荣捷, 1963, p.90.
⑩ 孟子, 1970, p. 138.
11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chung, 中心, mean).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庸, 1; 中国哲学原始资料/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p. 98.)

孔子的确曾说,不患贫而患不安①,《孟子》也引用阳虎的话:“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②。这被视为早期儒家相信富人与贤者直接对立的证据。然而,在《孟子》的一些部分中也指出,“有恒产(永久性财产)者有恒心”,并确认,一定的财富是必要的,以确保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孔子反复说,富而德并不一定构成矛盾,穷不一定导向善,因为贫穷会妨碍人们有德:“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鉴于此,他很自然地向统治者建议善治,其对人民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富之”③。
追求适当的生活条件不仅在社会上是合理的,而且在道德上是正当的。孔子明确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以为之④” 。追求财富的道德问题不在财富本身,而在于致富手段不当。孔子背弃不道德的致富方式,并宣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⑤” 。虽然他承认,“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以及“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但他明确认为,除非以正当的方式获得财富与地位,否则他不会流连于此,而即使他能以不正当的方式摆脱贫贱,他也不会去做。此外,孔子在善与恶的社会制度和政府措施下探讨了德性与财富失衡的深层原因。对他而言,道德上可允许的致富手段在一个管理良好的社会更容易获得,而人们在混乱的社会中,更常使用不正当的致富手段。虽然我们无法决定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但我们的确有选择余地,并且我们的选择会带来不同。在这个意义上,孔子评论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⑥”。
财富不仅要通过道德手段获得,而且其使用也必须完全符合伦理要求。在任何一个存在着贫富两极化的社会,可以通过一种明智而有道德的方式来通达安全与和谐,即富人对穷人慷慨并减轻其生活的贫穷⑦。孟子引用诗经说:“哿矣富人,哀此茕独”,并将“慷慨”定义为“与他人分享财富”⑧。
为什么有些人变得富有而有些人贫困呢?贫穷或富有的原因是什么?儒家给出的答案涵盖从社会结构的形而上学前提到人们实际使用的工具。对孔子而言,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是自然的,贫穷可能来自无知与对智慧教育的漠视。虽然致富是所有人的愿望,但由于人们出生和生活的情况不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致富。作为穷人并不可耻,但使用不道德手段致富和太懒惰以至于不能努力改变其悲惨情况,却是一种耻辱。至于一个穷人是否可能致富的问题,荀子的回答是积极的,他相信贫穷可以克服,而穷人可以通过“学习”⑨来逆转境况。然而,儒学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事实上,知识本身未必带来富有和繁荣的生活,因为很明显,“尽管他们知识渊博”,一些人“由于嗜好诽谤而沦落为贫困”⑩。更重要的是,一个人有良好的品格并过着有美德和智慧的生活。

① 论语, 16:1.
② 孟子, 1970, p.97 (孟子, 5:3).
③ 论语, 1979, p.125 (论语, 14:10) and p. 120 (论语, 13.9).
④ 论语, 1979, p. 87 (论语, 7:12).
⑤ 论语,1979, p. 88 (论语,7:16).
⑥ 论语, 1979, p. 94 (论语, 8:13).
⑦ ‘当好运降临时, 保持与他人的和谐与良好的秩序; 当不幸降临时, 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秩序. 富有时, 表现出慷慨; 贫穷时,使用节制…如果你这样,可能会被成为 “幸运者”’. 荀子, 1999, 卷 I, p. 153. (荀子, 7.5)
⑧ 孟子, 1970, p.65 and p. 103, (孟子, 5.4).
⑨ ‘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 (荀子, 1999, 卷 I, p.175; 荀子, 8:7).
⑩ 同上., p. 69. (荀子, 4:2)

由于社会条件和个人环境的复杂性,一个人可能无论怎么做都仍然贫穷。然而,智者和蠢人对待贫穷的态度却形成鲜明对比。智者不会允许贫穷扭曲其生活,而蠢人会被可怕的生活境遇淹没。孔子对比了在贫困中行如君子的君子以及在极端窘迫中抛弃一切束缚的小人。儒家对美好生活的智慧是这样的,人不应该允许贫富状况损害人格的完整性,而孟子赞扬圣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①。面对富人与穷人,荀子建议的正确态度是,对富贵者不傲慢,在穷人和谦恭者面前不自卑②。

四、美好生活与友谊

作为社会存在者,人类生活在人际网络中。因此,对美好生活而言,除了避免不必要地冒犯别人,拥有一些亲密伴侣和朋友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所有哲学传统中,如何交友和引导人民处理人际关系,是美好生活的伦理范式的重要组成部分③。儒家也把朋友之间的互动原则作为五常(达道)之一,而荀子明确地定义了君子的行为方式:“君子隆师而亲友”④。
儒家重视人际关系对美好生活的重要性,但并不提倡与所有类型的人交往,而是要求学生慎重选择与之交往的人。如何远离愚蠢的人和不值得交往的人,以及如何作为智者和贤者的朋友,不仅是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美好生活的基本内容。儒家承认财富与友谊的相互影响,但却明确认为贫富不应该作为择友标准,因为财富和友谊之间没有必然矛盾,一定程度的财富在交友时是必要的。儒家首要关注的是,一个人应该与具有人格和美德的人交往。孔子教导学生,为了从友谊中受益,必须慎重选择自己的伙伴,即那些有道德上的善和在道德修养上更先进的人⑤。荀子解释说,朋友即那些与之有共同利益的人。因此,一个人必须选择与自己行为方式一致的人为朋友,因为“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⑥”这与孔子所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⑦一样 。很明显,对儒家而言,拥有朋友或选择合适的人作为朋友的重要性来自于友谊所能带来的(道德)利益。孔子建议听众“居是邦也……友其士之仁者。⑧”,原因是他们能从仁者那里获得益处。他甚至进一步定义了三种有益的人和三种有害的人: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便佞,损矣。⑨

真正的友谊不仅有益于我们的社会和道德生活,而且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愉快。《论语》的第一句话经常被引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⑩”但如果我们不以正确的方式培

① 孟子, 1970, p.107 (孟子, 6.2).
② 荀子, 1999, 卷 I, p. 67 (荀子, 3.14).
③ 例如, 亚里士多德断言‘没有人会选择没有朋友的生活,即使他拥有其它所有的善’. 亚里士多德, 伦理学, p. 258.
④ 荀子, 1999, 卷 I, p.22 (荀子, 2:1).
⑤ 论语, 1979, p. 99 (论语, 9:25).
⑥ 荀子, 1999, 卷 II, p.915 (荀子, 27:102).
⑦ 论语, 1979, p. 137 (论语, 15:40).
⑧ 论语, 1979, p. 133 (论语, 15:10).
⑨ 论语, 1979, p.139 (论语, 16:4).
⑩ 论语, 1979, p. 59 (论语, 1:1).

养友谊,“乐”的东西很容易成为苦痛的根源。儒家智慧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关于如何欣赏和维持友谊的讨论。儒家智慧是以道德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和增进友谊。虽然在友谊中有互(物质)利元素,但儒家主要将其定义为一种伦理关系。因此,当我们与他人交友时,我们决不能依赖于从他们身上获取物质和社会优势。更确切地说,无论是否把别人当作朋友,唯一的考虑必须是他的美德。维持友谊也是这样。在朋友之间建立信任是很重要的,因为没有信任, 他们很容易失去对彼此的信心。孔子的许多亲密弟子都把“信”作为维护友谊的唯一标准, 而孟子首先把朋友之间的“信”提升到物种永恒的美德(五常, Mengzi, 6:4)的层次,这已经成为中国道德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之一。

五、“乐”、美德和智慧

在早期儒家文本中,产生于美德和智慧的“乐”首先并非感官快乐。虽然在感知美好生活中并不排斥身体享受,但儒家明确揭示了一种追求智慧和满足自己物质需要的快乐之间的张力。他们充分意识到,虽然智慧能使勤奋的人富裕,但寻求感官快乐往往导致愚蠢和贫穷。儒家看到了这种张力,承认生活不必担心衣食是必要的,而占有大量物质财富也未必带来
“乐”,正如孟子指出的:“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①”。在“乐”可能带来的后果方面,孔子区分了有益的“乐”和有害的“乐”,前者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益处,而后者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对他而言,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也。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②。
“乐”来自对事物和事情的欣赏。对一些人而言,一些事情往往是快乐的,但可能对另一些人而言,同样的事情是不愉快的。儒家美好生活的智慧是使人看到事物的“乐”本性, 并在各种生活情境中找到“乐”。儒家列出了人类可以正确欣赏“乐”的两个条件。首先, 成德是享受的前提,而事实上唯有德者能有真正的“乐”。一个有高尚品格的人充满智慧并享受快乐的生活,而一个品格恶劣的人则充满忧愁和焦虑,因此永远不会有真正的快乐。当讨论什么样的人会真正享受自然美时,孟子认为,“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③”只有贤者和智者可以享受美,否则即使拥有美物也无法欣赏。其次,个人的“乐”不能
与他人的“乐”相矛盾。孟子以古圣先贤的典范反对当时的统治者,并赞誉先哲为真正“乐” 的人,而且称其为真正的王,因为他们与世界人民分享其”乐”,并且当所有人也“乐”和高兴时,他们才全心全意地高兴④。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早期儒家通过三个关键词——“乐”、财富和智慧,构建了美好生活的伦理范式。美好生活的智慧不仅意味着使人以道德正当的方式过着幸福而富裕的生活,而且还将他们的个人满足和财富与他人和整个人类共同体的满足和财富联系起来。这使其美好生活范式本质上是道德的:只有那些有乐、有德和有智慧的人才能过上

① 孟子, 1970, p.138 (孟子, 9.1).
② 论语, 1979, p. 140 (论语, 16:5).
③ 孟子, 1970, pp.49-50 (孟子, 1.2).
④ 同上, 1970, p.63 (孟子, 2.4).

真正的美好生活。

(译者:黄子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5,898评论 5 4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2,401评论 2 37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3,058评论 0 32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539评论 1 26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382评论 5 35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319评论 1 27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706评论 3 38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370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664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715评论 2 31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476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326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730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00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75评论 1 25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683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87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