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江南出才子,才子多半在江陵。”南京,一座和陶行知、陈鹤琴、斯霞紧紧相连的城市,一座从未停息过莘莘学子读书声的城市。教育,擎起这座城市的未来和希望。这次我也有幸在学校领导带领下来到南京参加“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
第一天我们聆听了顾明远老先生的报告——《基础教育迈向教育现代化新征程》。顾老认为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也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基础工程,其需打好三方面的基础: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学习,终身学习的基础、进入社会的基础。顾老强调学生的健康不只是体力的健康,也包括心理的健康。现在的孩子更需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要培养他们活泼开朗的心态,经得起挫折健全的人格,有克服困难的能力。同时学校是孩子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要让孩子们从小认识社会、认识他人,懂得尊重他人的价值观。会与人交往、与人沟通、与人合作,有良好的社会情绪。
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也必须迎接数字化时代的挑战,改变教育观念和方式,促进课程多样化,学习方式多样化,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李希贵校长的报告:《为2035提供学校样本》
李校长的演讲以“浆水豆腐”案例贯穿始终,让孩子利用自身优势和身边资源整合课程,豆腐“自产自销”中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角色,又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自己,也把身边资源最大化利用。表面上看是一个豆腐坊的课程,事实上正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培养的落实。李希贵校长的的分享充分体现了“教育就是发现和唤醒潜能”。为孩子提供舞台,提供机会。
1.我们应当具有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因材施教。要学会了解学生的个性,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有预见性的有针对性地去帮助不同类型的学生朝积极方面发展,克服消极的情绪。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真实的活动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人。
2.帮助孩子发现自我、唤醒自我。在每一个窗口期,当发现孩子短板的时候,要尽快去寻找他可能发展出长板的地方。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点,我们只有让他尽情的展示优点,才能培养自信。
3.学习是终身的事情。这也是顾老所提到的观点,成功者必然各有特点,但是有一个特点是一样的,那就是他们离开学校之后,始终愿意学习,然后不断自我成长,接受新的事物。
杭州市天长小学:《一个模子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小学差异教学的实践研究》
楼校长解释到所谓差异教育研究,是指面对有差异的孩子,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获得有差异的成功。通过提供课程的多样化选择,以及课堂上不同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孩子按照自己适合的、喜欢的方式学习,从而获得独特的发展。
例如学校让学生自主申报社团,小班化教学让每个孩子得到有差异的发展,是天长坚持的教育理念,这个理念体现在与学生发展有关的每一件事情中,社团只有一个学生报名也照常举办。一个人的社团,传递着天长对每个孩子发展的重视和投入。
差异教育的研究,也体现在老师的管理上,每位教师都有专业成长的空间,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有的老师擅长班级管理,学校就让他做班主任;有的老师擅长教学,学校就让他专心研究教学;有的老师擅长做研究,学校就让他多做课题……激励不同的教师不断走向专业卓越。
褚宏启校长:《创新能力培养与育人方式变革》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其核心成分是创造性思维。 作为一线教师,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有些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课堂提问题”为例。
1.教师巧妙提问题——“苏格拉底法”(产婆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研究。
2.学生自由提问题——自由提问法。自由提问活动所涉及的问题常常是由书本或讲课激发出来并且没有给出答案的问题,这些问题被称为“无知性问题”。研究表明:一些学生常常能够也非常喜欢提出好的无知性问题,大多数学生一个学期下来至少能够提出一个好的无知性问题。
3.让学生互相辫论——辩论法。辩论可以使学生从多种角度看问题,鼓励学生对回答问题的各个视角的优缺点进行开放性讨论和批判。
一个小小的课堂问题其实包含了大智慧,它可以引领学生进行有价值地思考,这个正是思维训练的过程,所以老师也需要在教学设计上下更多的功夫。
于会祥校长:《基于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实践研究》
课程标准明确指岀我们的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实践,说明了基于学生认知特点来进行教学的重要性,这样的学习也定是高效的。以“一贯”制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研究为例。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清晰发现:学生的阅读种类是丰富的,但是不同学段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存在着相同点,我们在阅读教学的时候就要做好不同学段间的有效衔接,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
王瑞老师:《积极心理教育 助推幸福成长》
王老师将积极心理教育理念引入校园文化建设,将教师、学生的幸福发展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目标。强调教师积极语言的应用,从课堂到课外活动传递优势教育理念,首创身心健康专项督导,完善家长参与、社会配合的积极教育网络,设计家庭教育大讲堂等系列家庭教育课程。王老师还分享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行动,对于一些敏感有争议的话题,主张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悟学习。同时合作是后天的练习,同辈之间更容易产生积极的影响,避免教师直接干预学生产生的抵触心理。
其中我印象很深的一个观点:关于家校共育,老师和家长互相批评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应是互相建设,能给予对方更多的方法,换一种积极心理去应对挑战。教师要有站在家长和学生角度的同理心,要有能够教育好学生和处理好家长关系的自信心,更要有自己教书育人的责任心。我觉得作为小学教师,面对个别孩子,也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
通过两天的学习,自己最大的收获是观念的更新和新思想的注入,启发我站在多维度对待学生和教学,用心教学。就如冰心所说: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希望自己和学生不停止成长的脚步,一直朝着光亮那方积极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