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工作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有心理障碍的人并没有患上DSM—IV中列出的障碍,ta们只是需要心理咨询或治疗来帮助ta们渡过人生中的艰难时刻而已。
抑郁症和焦虑障碍:心理疗法与医学疗法的比较
百忧解是地球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被开出的处方最多。在全世界的抑郁症治疗行业中,百忧解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占了100亿美元的市场份额(!)。此外,抗抑郁药物常被用来治疗惊恐障碍及其他以焦虑为特征的疾病。如果它们能够有效地缓解这些疾病的症状,那么为它们花钱也是值得的。它们的效果究竟如何?与心理疗法相比,它们是否更为有效呢?
比较认知行为疗法与药物
研究显示,抗抑郁药物和认知行为疗法在治疗抑郁症和惊恐障碍上同样有效,至少短期来看是这样。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认知行为疗法的长期效果比药物治疗好,尤其是对抑郁症来说。接受认知行为疗法的病人的复发率仅为服用药物病人的一半。
如果抑郁症患者既服用药物又接受认知行为疗法,结果会怎样呢?研究显示,联合治疗的效果比单独使用任何一种疗法的效果都更好。奇怪的是,联合治疗对焦虑障碍患者似乎并没有带来更大疗效。
对大脑进一步的了解暗示了为什么联合治疗对抑郁症更有效。海伦·梅伯格证明,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疗法是通过影响不同的脑区来发挥作用的。抗抑郁药物的作用目标是边缘系统,边缘系统包含大脑的主要情绪通路。与之不同的是,认知行为疗法影响的是与推理有关的部分额叶。两种疗法的共同点是它们都关闭了“警报开关”,无论是通过药物影响边缘系统中的“快速”情绪通路,还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影响皮层中的“慢速”情绪回路。因此,结合临床和实验室的研究,目前许多临床医生开始倾向对抑郁症采用联合治疗,药物加认知行为疗法。
电休克疗法
电休克疗法效果如何呢?尽管临床医生一般认为电休克疗法是治疗精神病性抑郁症的最有效方法,但仅有一项瑞典人的研究比较了双侧电休克疗法与抗抑郁药物。研究的主要发现是:接受电休克疗法的病人比服用抗抑郁药物的病人有更少的自杀企图。至于经颅磁刺激,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在写作本书时,还没有研究对经颅磁刺激和其他抑郁症疗法进行一对一的比较。
精神分裂症:心理疗法与医学疗法的比较
自从50年前抗精神病药物被发明出来,它们便成为了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最前线。其他补充性的治疗,比如家庭治疗、社交技能培训(通常在社区的治疗中心进行)和职业治疗使精神分裂症患者重新与社群建立起联系。但是直到最近,临床医生都很少用传统的心理疗法来治疗精神分裂症。在过去几年里,认知行为疗法的倡导者已经开始试着治疗精神分裂症,结果令人鼓舞,甚至对药物奈何不得的病人也有疗效。
“烦恼的正常人”及其他问题:并非人人都需要药物
虽然心理疗法与药物治疗的结合对某些疾病最有效,但我们也看到药物对治疗特殊恐惧症是没有帮助的。与之类似,药物对大多数学习障碍、精神性性功能障碍、人格障碍和发展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除外)几乎没有治疗价值。
此外,我们要记住,许多有心理问题的人并没有被诊断出心理障碍,比如抑郁症、恐惧症或精神分裂症。相反,他们可能有财务问题、婚姻问题、工作压力、难管教的孩子,或者只是感到孤独,有不胜任感:临床医生有时把这些人称为“烦恼的正常人”。我们常常把他们为之苦恼的问题称为“生活中的问题”。有这类问题的人需要的是能够帮助他们理清问题和选择的心理健康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