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爱一个人想很多很多的事情,没有缘由,事情之间也并没有太大联系,就只是一股股的思绪从脑子里冒出来。暑假在一个知名的英语培训机构兼职,和负责人Y很投缘。我是那种慢热型但熟识了之后就话很多的人。话题关于家人,关于生活,关于未来。一来二去的发现这个项目有一定的可投资前景,便在Y的影响下也动了加盟的心,尤其那天Y说一个小时内又多了两个加盟商,公司扩展很快,如果我有意向她可以提供各种帮助,包括投资什么的。血液逆流而上,头脑发热膨胀,无比强烈的创业欲望腾空而起,当即发消息给哥哥,畅谈美好的创业未来。好在自己天性优柔寡断,没有立即拍案而起。冷静下来以后,竟也没再认为非创不可了,只是内心里告诉自己,能创业固然好,创不了也没那么多所谓关于梦想坠落的感慨。便只管潜入水底,搜寻信息,随机应变再伺机而动。
处在二十岁的关头,正值风华正茂,年少气盛。接触生活的面越广 ,越发学着去磨平棱角,或者说是甘于让生活磨平。去年今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进入社会,始料未及却又是意料之中的被物欲冲刷,内心对物质的渴望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于有几次语言生涩、态度强硬地忤逆父母,将人生的重心定位在对物质的追求上,还美其名曰为了父母,亲人。那时总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亲人,可谁又知道亲人想要的仅仅是你陪在身边而已。经过一年的洗涤沉淀,此时此刻回想才惊觉此前自己变成了很长时间以来自己最厌恶的那一类人。人们都说长大最悲哀的事情就是变成自己最厌恶的一类人,所幸及早看清,及时止步。
相比于物质的享受,我更看重于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自由,憎恶那些束缚心灵,压得人喘不过气儿的枷锁。不喜欢逛街,不热爱聚会;热衷音乐,享受阅读。却发现自己愈渐变得“挑食”。听了很多歌,却难有几首悦耳之声;时常阅读各种读物,却发觉难得值得咀嚼的著作,很多内容都只初望一眼便没了再往下读的勇气。反是那些老书更让人留恋。很爱简·奥斯汀的作品,可惜她一生心血仅存六部佳作,读了原著,便又寻来电影,终觉看不够。
越来越能无条件接受全盘的自己,美好或缺陷。虽然还是会有点小在意身材的胖瘦,皮肤的黑白,痘痘的肆虐。。。。却并不会再将其视作眼中钉肉中刺,非除之而后快。
或许成长带给自己最好的礼物便是一颗平常心。无论经历怎样的苦难或恐惧,感谢生活给予的一切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