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看这本《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感觉还是有很多惊喜在里面,书没有太多的理论,更多是简单易行的操作,而且这些操作作者是给出了一定的模式,甚至在开始操作之前,书中还为读者准备了练习模板,手把手教大家练习里面的育儿方法。按照作者的建议,每读一章,需要一周训练,要把书中的模板与自己的实际场合做一个融合,在自己的生活中可以使用,我想才是一些致用类书籍的最大价值吧。而我自己认为的应用第一部就是要在看完书之后,用自己的语言转述出来,加入自己的思考,结合自己的案例。写完之后,再开始在实践中使用。
这一次所做的读书笔记是书本的第一章:帮助孩子面对自己的感受。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段对话,大家肯定很熟悉:
孩子:妈妈,我累了。
妈妈:你刚刚睡过午觉,不可能累。
孩子(大声):我就是累了!
妈妈:你不累,就是有点爱犯困了,赶紧换衣服吧!
孩子:(哭闹):不,我累了。
类似的对话还有很多,或许每一天在我们的身边上演,这样的对话到最后一般都会演变成一场无休止的争吵。对话中,我们似乎一直在斩钉截铁地告诉孩子们:不要相信你的感受(上面对话的感受是孩子感受到了疲劳),甚至是忽略自己的感受。我们反复告诉孩子的是我们成人的判断,成人判断这会孩子应该不可能累。
现在只要一句话,就可以让双方的感受立马好起来,双方的争吵可能也会停止,而且事情可能出现新的解决方案。这句话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说,“虽说刚才已经睡过午觉了,但是你仍然感到累”。
我们换一种情景来说,来说我们成人。比如说你在工作中被自己的老板或是领导骂了,你的心情差到极点,你希望你的家人或是朋友怎么跟你说话呢,讲大道理?什么生活就是如此,总会有不如意的事情。提问?你明明没有做错,为什么不去跟老板解释清楚呢。心理分析?或是你的老板在你的生活中充当着父亲的角色,每当老板骂你,你感觉到又回到童年,童年你父亲常常训斥你,你有阴影。我想你对上面几种对话方式应该没有多大好感。
但是有人一句“这太糟糕了,你心里一定不好受”,一句共情的话,肯定会让你心情好点,你会感受到你的感觉是被认可的,这个人是认真倾听刚才你的描述的。
其实孩子也是一样的,都是需要被认可自己的感受的,孩子既然说了,就是向你求助,我们常以为有些事那么一点,但在孩子看来那是天大的事情了。
好在如何帮助孩子面对自己的感受是可以训练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提供了一套简单易行的操作模板:
1、安静认真的倾听。
2、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人的感受。
哦……嗯……原来是这样啊……
3、说出他人的感受
这事让你很灰心。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真希望我能立刻把香蕉变熟给你吃!
步骤是很简单,但是光这样看应该还是有点抽象,我们来看下书中为这几步绘制的漫画,看了应该可以更好的理解。
看了这几步,我想核心的观念是说出与孩子产生共情的话,在静置中,让孩子自己感受自己的情绪,并且在情绪好转之后,自己寻找问题解决的方式。
我自己活学活用,刚看书,就遇到这样一个场景,一年级的孩子刚入校,总想着回家,特别到了晚上,闹得不行,哭哭啼啼不肯睡觉,很多都是想妈妈,遇到情况开始,我一般跟孩子说“你看你下铺的同学睡得多好啊,你要向他学习,不哭了,赶紧睡觉吧。”如果成人听了这段话,就想我又不是他,拼什么拿他的标准来要求我,我心里苦着呢。
现在我就变了一种方式,先听孩子哭着说想回家各种细节,就是认真听,让孩子把心里要说的话全部说出来。等孩子说完,我就一句“看你伤心的样子,你一定很想回家”,这个时候继续等待,孩子还会有话说,但是这时说出话对抗性会少很多,“不过还有两天就回家了”,“老师真希望现在你能回家”,最后使用幻想的方式。
但是这套模板使用,一定要考虑场景,有的时候是不必共情的,比如孩子跟你说老爸今天我考了97分,那就简单回复“哇,97分啊”。只有当孩子期待我们去了解他们的感受时,才需要共情。
我们接受的是孩子全部的感受,但是是要限制孩子的部分行为的,我们知道部分行为是不被允许的,一味的认同孩子的感受,不是溺爱,一味的认同孩子所有的行为,那才是溺爱。
最后,我想说,对我来说,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着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少讲道理,少一点榜样捆绑,关注到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
沟通虽说是一门艺术,但是仍需长期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