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好的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成本越来越低,效率越来越高。不好的是,各种资讯,各种理念,良莠不齐,有些更是纯心图利,一意误导,让人失财又浪费了生命。
前些日子有个新闻,听起来让人心情颇为沉重。一个农民工的家庭,9岁的女儿学习不好,老师屡次找家长施加压力,要求家长关注孩子学习,如果不行的话,就得花钱给孩子报班补习。孩子的爸爸根本就没有能力对于孩子进行辅导。禁不住老师的一再催促,决定花近万元,给孩子报一个辅导班。这个孩子对于自己的学习成绩怎么样,也是心知肚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己知道自己的问题不是面对普罗大众,蜻蜓点水的商业化辅导就能解决问题的。孩子拒绝去辅导班,说,你别花这个钱了,我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儿,你这个钱花也是白花。她爸就觉得她不懂事,不念书怎么有出路。我决定要花这么多钱,帮助你学习,你还不上道。我打死你这个笨蛋。就给她一顿打骂。结果,这个孩子自杀了。
舆论就怪这个老师。其实,我相信在今天这个环境下,在职的公立学校老师应该不会和补习学校有什么直接利益关系。这个老师多半也是出于提高这个学生的成绩的角度考虑的。
家长如果没有能力辅导,没有能力辅助自己的孩子。这个孩子就好比是一个没有教练的职业运动员。在减负的大背景下。老师是没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来辅导个别的孩子的。那你就得花钱。问题就来了。
在家长没有能力来进行判断什么对于孩子是有用的,什么是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时候,家长和孩子就是商业利益机构收割的韭菜。
每天打开各种公众号,“别再吼孩子,聪明的父母都是用了它”; “投资学区房,不如投资它”,“马云推荐的,比数理化都有用”,“奥巴马推荐的积木,锻炼孩子的逆商”。
各种培训机构,在接送孩子上下学的路上,塞到你手上一堆印着广告的无纺布袋子。
这些无不印证着,你和孩子在他们眼里就是一堆顶着钱的符号的韭菜。
有人带节奏,告诉你别家孩子怎样怎样了,让你觉得自己的孩子要是不是弱智,就是你自己努力不够,没有见过足够的世面,不知道有钱人已经在做这个了,耽误了孩子的一辈子。
一旦你被收割,不仅是金钱的问题,连带着是孩子宝贵的时间。他们不仅谋财连带着害命。不是说时间就是生命吗。
所以,上面那个农民工的家长,不知道孩子哪里出了问题。可能只是数学课上的一个概念,孩子理解的是这样的,不是正确的。从此开始,就什么都做不对了。老师会觉得这个孩子怎么怎么说都学不会。因为老师没有时间,真正做下来,搞清楚孩子脑子里那个模糊的概念到底是什么,怎么导致她完全无法做对题目的。
其实,我们大人都知道,有的时候,脑子里就会出现一个模模糊糊的概念,导致你会像脑子梗住了一样,就是反应不过来。或者做什么事情就是不开窍。当你看到周围人轻松地完成了,你的内心是受到碾压的。这个时候没有人会来告诉你,听你讲讲你的思路,教会你的。别人做的,就是说你不行,你需要努力。再不就是,你不适合干这行。要不你看看另谋出路吧。
老师会做的,就是找家长。你看看啊,你得关注孩子学习啊。她这个不行,那个不行。
一个孩子能够经受住几次这样的碾压。很快,她就会崩溃,认为自己不行了。可是家长,如果没有能力搞清楚孩子的问题究竟在哪里,就只会掏钱寻求帮助。商业机构会真正有时间搞清楚你孩子的问题吗?没有,他们只有大运动量的方法,宁可错杀100,不能放过1个。这么大的运动量,你的成绩总归会提高一点。可是问题是,在小学阶段,就已经使用这个类似化疗一样的副作用巨大的方法,这个孩子还有多少求知欲和精力剩下来对付以后的越来越难的课业呢。
新闻中的那个孩子无法承受家庭倾尽财富帮她补习,这种巨大的压力,而且她自己也清楚无法解决问题,她就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生命。
其实普罗大众都会的东西有什么难度。可能真地是低头捡了一支笔的功夫,没听懂一个概念,后面就跟不上了。开始的差距可能就是那么一点点,如果找到症结,一点拨,也就是捅破一层窗户纸的事儿。孩子却可能由此放弃了自己的人生。
从另外一个角度,那些轻松应对的孩子,可能就是家长帮助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每天积累一点点优势,或者走了弯路的时候,家长给对症下药,点拨了一下。时间长了,小小的优势帮助他们成为了人们眼中的优秀分子。每次选拔都上去了。别人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他。人生的每一步积累都能顺势延续下去,一点都没有浪费。
所以,家长是非常重要的。要有清楚的头脑,坚定的信念,更重要的是要内心充满慈爱,既为小家伙保驾护航,又要有方法点燃他自己内心的动力和火焰,让他自己能够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