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ao-pao.net/article/723
曾经有一些实验证明,“魅力女人”能影响男人们的言行。马克.斯耐特等心理学研究者做过这样的实验:实验中的男人们自愿参加一个叫自由交往的调查,每个男人和另一个房间里的女人被分为一组,规定所有人只能通过电脑用文字交谈,每个男人手上有一张“对面女人”的照片,并让他们信任这张照片的确就是即将跟自己聊天的女人。一半被试手上的照片是一位性感十足的魅力女人,而另一半被试手上的则是一位相貌平平的普通女人。
接下来,认为自己在和一位美丽女人交流的男性被试,反映出幽默可人、八面玲珑等吸引力元素,而另一半认为自己与相貌平平的女人交流的男性被试,则更多表现出比较干涩的应付。更有趣的是,与前者那些男性被试聊天的女性,也表现出女人最闪光的特色,比如温情、自信、活波可爱等特征,这些特征是被对面的男性激发出来的。换言之,期待造就了“现实”。
心理学者的口头禅之一就是:自我实现预言效应,比如一个孩子经常被老师骂笨、蠢、一无是处,他很可能真的会变蠢变笨,如果一个姑娘总是被夸漂亮,她慢慢就会出现漂亮女人才有的习惯,比如高傲、喜欢打扮和自拍等等(这里并没有对美女的不敬,请不要误会)。
上述一直在强调措辞和标签的宣传作用,但词语并不只是用来欺骗和伪装现实的。游刃有余地在思维中处理、操控文字和概念是人类的特性,人们可以在脑海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考虑到人类思维的灵活性,任何事物都可以有很多称呼方式,这种灵活度为颠覆宣传者的企图提供了关键方法:当我们被告知一个定义时,可以大胆地反问:为什么要这样措辞?有没有其他释义可以更好的诠释这个议题?通过从不同角度观察事件,更深入地思考,从而得到明确的认知,决胜千里。
最后提醒注意的是,词语的前期劝导不可小视,人们使用的称谓和标签往往定义、甚至创造了整个社会现实。对现实的种种解释将指导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想象,影响人们的行为。希特勒的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对语言的力量有很准确的描述:
“通过使用足够多的重复和心理暗示,要劝导人们相信一个正方形就是一个圆圈,并非没可能。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圈归根结底是什么呢?区区词语而已,而词语是可以被塑造的,直到它们为人的想法披上伪装的外衣。”
自证预言(又称“自我应验预言”),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莫顿提出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是指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其正确与否,都将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以至于这个判断最后真的实现。[1]
通俗的说,自证预言就是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使我们自己的预言成为现实。
信念和行为之间的正反馈被认为是自我应验预言成真的主要原因。虽然此类预言的例子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和古印度时期的文学作品,然而“自证预言”这个名称直到20世纪才由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金·莫顿提出,并对它的结构和推论作了比较系统化的定义。莫顿在他的著作《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中对自我应验预言作了如下阐述[2]
:
自我应验预言是一种能够唤起新的行为的预言,并且该行为使得本来错误的概念变成了正确。
吸引力法则被视为是自证预言的一种
吸引力法则是新思维运动的一种概念,认为人际关系可通过正面或负面想法,从而得到正面或负面的结果[1]
[2]
[3]
[4]
。这种信念是基于人们的一个想法,他们的想法都从“纯粹的能量”而成,这信念就好像一种力量吸引另一种力量[5]
。支持这说法的其中一个例子是,如果一个人打开信封期待看到的账单,那“吸引力法则”便会"认同"这想法并且在打开信封后会见到账单。当一个人决定了,而不是预期了支票出现的可能,根据相同法则,那个人会发现一张支票而非账单[6]
。虽然在一些情况下,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会产生相应的结果(主要是安慰剂效应和反安慰剂效应的作用),但这里没有“吸引力法则”的科学实验依据[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