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电影最后一幕,小宝坐在楼底下,看着妈妈上了建建的车,他欲言又止,或许是想开口挽留妈妈,最终却还是放不下心里从小到大的积怨,无法对爸爸的死释怀,沉默了。
我不禁有些感慨,其实这一家原本可以过得很好的。丈夫老实本分,还是厂里的主任,妻子爱家,儿子乖巧,婆婆也不是不讲理的人。怎么最后就闹到了丧夫“丧”子的万箭穿心的地步了呢?
是从搬家李宝莉斤斤计较、为了点小事就在外人面前破口大骂丈夫开始的吗?还是性生活的不和谐导致了这个家庭的分崩离析?
或是因为婆婆来投靠儿子李宝莉一副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地嘲讽马学武的性能力而激怒对方?还是丈夫的懦弱与不忠?还是李宝莉狠下心来报警抓奸从而彻底毁了丈夫的前程?
这些都是原因。其实马学武在工作中完全就是另外一个人,有能力,谈笑自如,关心同事。李宝莉也是一副热心肠的人,一直关照着何嫂子。可为什么走进了婚姻两人的生活却显得那般冷漠、不堪呢?
李宝莉从小成长于菜市场讨价还价、斤斤计较的环境中,每日面对的都是多两根葱几斤菜这样的事情,没有受过什么教育。这样的女子,眼界和心胸太窄,整日盯着的就是那一亩三分地。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就算是“城里的卖菜人的姑娘”,也有底气看不起乡下出身的有文化的丈夫。
再加上有几分姿色,在多年的婚姻生活中,心底里一直抱着“他一个乡下人就该好好待我”的愚蠢的想法。就连闺蜜都看不过去了,说她:“都一家人了,你还总是乡下人、乡下人地挂在嘴里头的,伤人啊!”“马学武,是被你逼到这条路上去的!”
李宝莉忘了,又或许是她从没有领悟到—即使她拥有再美丽的容颜,丈夫再热烈的追求,再信誓旦旦,婚姻也是需要两个人互相迁就、互相体谅,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盛气凌人,才能在这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围墙中相扶到老。
丈夫出轨自杀,含辛茹苦养育大的亲生儿子埋怨她从小到大只会问作业做完了没?怨恨她害死了爸爸。说到底,一大半责任是李宝莉的。而这些,都是没受教育的恶果。
这里的受教育,并不只是单纯指文化教育程度,当然,这很重要。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子眼界宽,心态更加平和,也更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就算很多家长自己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受教育,从中也可以看出受教育的重要程度。很多人家在娶媳妇的时候,文化程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正所谓娶妻娶贤,一个明事理的妻子有益于家庭的和谐。
另一方面,是人情世故方面的受教育。在看到闺蜜劝李宝莉对丈夫好点,她不但执迷不悟还骂:“你这才是狗屁话!”时,我想如果李宝莉的母亲还在,她如果教导女儿嫁了人后心态要放好,要尊重婆婆、奉养老人,给丈夫留点面子,做个通情达理的妻子才能长久地留住丈夫的话,结局是不是就全然不同了。
其实电影中提到了小宝的奶奶是中学老师,这就是一个很鲜明的对比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换做别的乡野妇人,指不定怎么怨恨这个“嚷得自己儿子跳了江”的人,她却懂得体谅媳妇赡养这个家庭的不易,并没有把一切都视作理所当然。甚至把心里有阴影的孙子培养成状元,还劝他要好好对待母亲。
李宝莉用十年的青春吞下了没受教育的恶果,每个人都看不清自己的未来是喜是悲。但我希望每个女子都能尽最大的努力多读点书、多受点教育、多明白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这样,不管在以后的人生中遇到什么,都能从容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