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科恩博士Lawrence J. Cohen PHD 是一位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他所发明的游戏育儿理念,以及本书《游戏力II》中介绍的很多“游戏”,实际上是针对特定情形的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在本书的前半部分,作者针对孩子焦虑所处的不同阶段以及焦虑程度的不同,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法(安抚,轻推,放松等)。只不过很多方法是通过看上去傻乎乎的“游戏”展现出来。我们先来看看其中的一些心理学概念和工具。
恐惧测量计
这种所谓的“测量计”其实来源于一种专业工具,叫做“主观痛苦值”(Subjective Units of Distress Scale)SUDS。为了增进孩子的参与感,也可以让孩子自己给它起个名字。并指出,SUDS反映的是每个人自己内在的感受,是主观的,没有客观标准,因此,不要质疑孩子给出的数值。在孩子不太紧张的时候,可能只需简单问问:“你现在的紧张是几?”,接着和孩子聊几句就好了。因为这个问题帮助孩子体察到了自己内心的感受,而体察过程本身则有利于安全系统的重置。父母常常告诉孩子要安静下来,这在孩子听起来像是批评。不妨换一种说法:“咱们一起把这个值降下来吧。”另外有了测量值之后,紧张值从高到低这种“看得见”的效果也会让父母和孩子信心大增。
这个工具我自己用的很多:孩子滑雪摔倒大哭的时候;孩子因为第二天要发生的事情烦恼的时候;问问孩子、聊一聊,孩子就会好很多。一个扩展运用是询问孩子有多么喜欢什么事情,我们有时候也问他到几了。
针对不同的SUDS紧张值,作者分别列举了一些应对方法:
10-8
高度紧张。对于处于这个区域的孩子,身体接触的安抚方式往往起到最好的效果。此外还有“故意发抖”,“努力不害怕”等游戏。重要的是,这个时候需要父母依然保持倾听,不要打断他,尽管这对父母来说是一种煎熬。此时,不要指责他小题大做,也不要逼他“有话好好说”。事实上他恰恰在向你传达一些重要的信息,只不过他此时经历的感受远非语言所能表达。这一点与帕蒂.惠芙乐的《倾听孩子》中的描述如出一辙,实际上科恩博士正是帕蒂.惠芙乐女士的学生。这本书中的许多方法与《倾听孩子》中的理念完全一致。(比如后面“直面感受”部分要介绍的倾听孩子强烈的情绪宣泄)
8-3
测量值的中段。作者推崇“活力体操”和其他一些运动的方式,比如障碍跑,瑜伽,“弹簧操”等。此外,还有从瑜伽动作“高山式”演变出来的“看你会不会被推倒”的游戏等。
3到-3
在这个阶段,主要使用的是深度放松技巧。深度放松的方式很多,其中许多我们并不陌生,比如:放慢呼吸,洗个热水澡,听听轻音乐,体会当下身体各个部位的感受等等。父母不妨在孩子平静的时候,鼓励孩子从多方面进行尝试,找到适合孩子的深度放松的技巧,并加以不断练习和反复使用。
心理临界点
心理临界点:类似悬崖的边缘,是一个心理地点,在这里面对恐惧时,我们虽然感到害怕,但仍然可以有所行动。
面对害怕的事物时,通常有的四种反应:
逃避:
远离让你害怕的东西。如果逃避成功,的确不再紧张,但同时也失去了体验新鲜事物的机会。逃避和避险不同。避险是指我们遇到危险时有意识地跑开,这时候恐惧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而逃避则不同,我们一直在逃避的并不是真正的危险,而是“有危险”的感觉。并且,我们往往对自己的紧张没有察觉,当这种想法或情绪试图闯入我们意识中的时候,我们就会用咬指甲、拽衣服、手敲桌子……这是大脑更深层部分发现了它们,随即下达了“屏蔽”指令。
逃避还常常伴随着自欺欺人:“我不怕参加聚会,我只是不喜欢那些人”,“我今天就是不想上游泳课”,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当被人挑明是在逃避之后,会感到很恼火。当孩子正在逃避一件事时,很难用理智进行沟通和劝解。
不过作者也指出,偶尔的逃避是必要且有益的,我们必须得有放松和休息的时候,不能每天24小时直面恐惧。
情绪失控:
逃避失败,情绪彻底崩溃。情绪失控的孩子,已经越过心理临界点太多。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把他们拉回“安全区域”。情绪失控的孩子,需要的是亲密和安抚,包容和接纳、尊重和共情。
咬紧牙关:
紧握拳头,紧绷肌肉的方式让自己麻木,扛过恐怖体验,通常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有些抗焦虑的药物,也是类似的作用。由于期间无暇顾及、面对真实的感受,因此对于战胜恐惧毫无裨益。
直面感受:
在一步一步接近挑战目标的同时,慢慢体会并处理自己的恐惧感受。又叫“暴露疗法”,是大多数焦虑症治疗方法的核心。直面感受是面对和体会感受,让感受宣泄(这个过程并不舒服),而不是被它们控制。这是和“情绪失控”最大的区别。
在听到别人“克服恐惧”的建议时,我们会十分恼怒,埋怨他人“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紧张的时候,人的本能是逃跑(逃避)或者紧绷(咬紧牙关)。那么我们如何帮助孩子通过“直面感受”而克服恐惧呢?首先要做的就是:不再鼓励孩子“逃避”,也不把他们推向“情绪失控”或“咬紧牙关”的状态。先看看下面反例:
“你要是害怕,就算了吧!”(鼓励逃避)
“别哭哭啼啼的,赶紧去做!”(孩子只能选择“咬紧牙关”)
“就知道哭,看看你哭的那个鬼样子!” (这是对情绪失控孩子最残忍的羞辱)
为了帮助孩子摆脱焦虑,我们需要帮助他们在“直面感受”的状态里停留一会儿。处在“情绪失控”和“咬紧牙关”两种状态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疏解和安抚。而“极力逃避”的孩子则需要我们轻推一把:
温和逃避法,在“前进”与“后退”之间缓和地荡秋千
好像荡秋千似的,先稍微感受一下恐惧,然后退回放松休息一会儿,或者转移注意力;有能力之后,再去面对更多一点的恐惧,之后再修整一下。
临界点旁的陪伴
孩子在临界点上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鼓起勇气,父母轻推时需要两个要素:一是轻推时保持联接,避免“情绪失控;二是轻推时持续向前,避免“逃避”。握住孩子的手,与他肩并肩,对他说:“我们一起去喽!放心,我会一直握着你的手的。”记住,我们不可能每次都恰到好处地避开“失控”和“逃避”,没关系,只要朝着“直面感受”这个目标前进就好。
临界点之所以是疗愈内心的地方,是因为它是“情绪失控”和“极力逃避”的临界点。因此在临界点上,孩子可能会大哭、发抖甚至大发脾气,以此来诉说心事。这不仅是健康的内心疗愈,更是克服恐惧的关键一环。所以,请对这些情绪敞开怀抱,全心倾听。
表面上,“疗愈性的情绪释放”与“情绪失控”十分类似,区分的方法是看之后的结果。以健康的方式释放情绪之后,孩子是愉悦放松的,和我们更加亲密,能很快离开父母的怀抱去开心玩耍,或者进入甜蜜的梦乡。而“情绪失控”的结果则是筋疲力尽,与我们联接断裂。
当孩子害怕做某事,并开始焦虑,这时你最可能说的以下是哪一句话?
那咱们就不去了吧。
做完后,我把这一袋糖都给你
快去,你不是小孩子了!
你上次不是很喜欢吗?你看别人都去了,都挺高兴的。放心啦,什么事都不会有的
咬咬牙就过去了
闭嘴!我一个字都不想听到
我能感受到你在发抖。是啊,这是挺可怕的。我会一直握着你的手,等你准备好了,咱们在一起去。
怎么样?试试最后一种说法,看看孩子的反应如何?
对“心理临界点”以及使用“心理脱敏法”帮助孩子“直面感受”、克服恐惧的原理进行解释之后。作者列举了这样一些游戏,比如“停走停”,“牵绳游戏”,“秘密任务”等等。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到这些游戏中的“治疗”因素。在面对自己孩子具体情况时,我们一方面可以试试作者的这些游戏,另外当然可以创造出适合自己孩子的其他“游戏”。
当父母提起有关害怕或紧张的话题时,焦虑的孩子常常会大喊:“我不想说这件事!”面对这样的情况,作者也给出了一个游戏的例子,以及“隐喻故事”的方法。阅读这一部分最大的收获就是在明白书中的道理之后,可以针对自家孩子的情况举一反三。
针对有的孩子主动谈起自己的焦虑,但是滔滔不绝,避开重点的情况。作者举出了几个我们可以询问孩子的问题清单:
说起这些的时候,你的身体有什么感觉?
从一到十,你的害怕级别是几?
你想出下一步该怎么办了吗?
你能为这件事想一个快乐的结局吗?
这件事里,最可怕的是什么?
你觉得最坏的情况会是什么?
(让孩子当专家)我朋友的儿子特别害怕游泳(或者交朋友,怕小狗,怕怪兽…),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书中所列的这些问题,我之所以不辞辛苦地码字写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早已经尝到了问这些问题的甜头。当我们怀着真正的好奇,去询问孩子,让孩子说,我们用心倾听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的心门打开,滔滔不绝地跟你巴拉巴拉。我很享受这个亲子之间联接和亲情流动的过程。此外这些问题,如果用心理学家的眼光来分析,估计就每个问题的原理、原因、效果都能写出一篇研究报告来,不可小瞧哦。
共情(empathy)
面对孩子的焦虑,父母要做第一件事就是共情。没有共情,我们很容易对孩子的恐惧不以为然。我们的初衷是想安抚孩子,让他平静下来。然而如果无视他的恐惧,孩子很容易就感到被蔑视。下面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
你这样多傻呀!别这样了!
没什么好怕的!
你怎么会害怕这个呢!
小小孩儿才这样呢!
告诉你多少次了,没事儿的!
你看,别人都不怕!
我都说了我很快就会回来,不许哭了!
如果你一直躲在我身上,那咱们就回家算了!
与这些话相反,基于认可和共情的安慰是这样的:
天啊,太可怕了!
你好像有点害怕,要不要抓着我的手?
如果我做了那样的噩梦,我肯定也会害怕的。
每个人都有害怕的时候,大人也一样。我也会害怕。
是啊,你今天真想和妈妈一起待在家里?
现在虽然没事儿,可是刚才真的很担心,对吧?
当孩子感觉不安全时,试试“让我来当你的保镖”而不要一再强调“你很安全”
确实,“床底下有怪兽”肯定不是真的,但孩子害怕的感受确实真实存在的。假如我们嘲笑孩子,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而共情则会为孩子打开一扇积极解决问题的大门。
然而,共情并不是我们跟孩子一起紧张“你怎么啦?你还好吗?你没事吧?”如果孩子察觉到父母也在紧张,那么他将彻底失去仅存的那点儿信心,取而代之的是更深的怀疑和慌张。
做“镇定的”第二只小鸡
不过,在修炼成镇定的第二只小鸡之前,我们需要先处理一下自己的焦虑。父母处理自己成年焦虑与处理孩子童年焦虑最大的不同是:我们要做自己的“好父母”,温柔而坚持地轻推自己去直面恐惧。当孩子的焦虑使我们身陷负面情绪的困扰时,摆脱这些情绪困扰的最佳方式就是面对它们。作者提到了他的老师,帕蒂.惠芙乐建议的一个方法,找到理想的“倾听伙伴”,相互倾诉真实的感受,轮流分享真实的想法。选择“倾听伙伴”的一个重要标准是:他不会在倾听的过程中对你横加指责和评判,他甚至不用给出具体的建议。他需要做的只是怀着共情之心听你诉说。如果有人真心倾听和理解我们,我们就会减轻“我做得不够好”的内疚感。每一位父母都渴望做得更好,而内疚感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很多时候,父母只需要扮演“镇定”的第二只小鸡在孩子附近悠闲地散步就可以了。对于有的孩子,父母还需要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帮助孩子暂时摘掉“有色眼镜”,大胆地重新看一眼周围的世界。
作者介绍了一个方法,当孩子害怕时对他说“看看我的眼睛,里面有没有‘害怕’?”但是,万一孩子在你的眼里也看到了害怕呢?那么你也可以如实地对孩子说:“我也非常紧张”,进而可以一起探讨“放松大法”。
此外,如果孩子已经完全被警报器的声音和非理性的评估所控制,父母的任何言语都无法让孩子恢复平静的时候,温柔的身体接触、充满爱和理解的话语会很管用。因为相比语言这类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较晚出现的能力,分管情绪的大脑区域会对更原始的安抚方式更加敏锐。
有能力解决问题的、自信的孩子
共情可以为孩子建立安全感,这种感觉是对抗焦虑的必要元素。但对于孩子的整体发展来说,光有共情是不够的。孩子还需要解决问题的信心和方法。我们必须帮助孩子获得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我能行”的信心。在自信的发展过程中,孩子需要与养育者之间形成牢固的联接(共情,爱和接纳),也需要有机会感受到自己拥有强壮的身体和力量,还需要尝试冒险并得到鼓励。
作者在这里介绍了“推倒大人”的游戏,并写到自己避免对孩子说“你要勇敢”之类的话,因为孩子能察觉到你的意思实际是“别这么胆小!”。可以在事后说:“哇,这也太勇敢了!”我们还要告诉孩子“有勇气”并不等于“不害怕”。勇气的意思是,虽然害怕了,但我们还是有所行动。
当孩子出现问题,尤其与同龄孩子交往发生矛盾时,要更加关注问题该怎么解决而不要纠结在遭遇多么惨痛或心情多么受伤。作者列出了三个问题可以与孩子进行对话:
你做过什么努力?
效果怎样?
下次再遇到,你会怎么做?
如果孩子回答“我什么也没做”其实也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我们可以问问“什么都不做”的效果如何。我们需要怀着共情之心去倾听,但别忘了问问:“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呢?”
如果发生了某件不愉快的事情,孩子当时还没来得及有效应对,那么我们可以问问他:“咱们想想,下次要是再发生这样的事,应该怎么做会更好?”。如果孩子提起刚做的噩梦,我们可以建议一起给梦加个结尾。我的孩子就某件事情担心的时候,我经常和他编写各种结尾,聊着聊着,孩子就放松了许多。
作者在本章中还谈到了自己不赞成用“奖励制度”刺激孩子面对和解决问题及其原因。
本书的上半部分总结一下:
当孩子情绪失控时,我们安抚他;
当孩子极力逃避时,我们轻推他;
孩子直面感受时,我们帮他放松。
即便无法确定孩子此时最需要哪种帮助,只要保持共情原则和游戏的心态,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未完待续)